词典 茅竹 茅竹的意思
máozhú

茅竹

简体茅竹
繁体
拼音máo zhú
注音ㄇㄠˊ ㄓ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组词】: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zhú,(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组词】: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2) 指竹制管乐器。【组词】:金石丝竹。(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基本含义

茅竹是指茅草和竹子,代表了贫苦之家的住所。

茅竹的意思

茅竹 [máo zhú]

1. 毛竹的别称。竹的一种,高可达二三丈,茎壁厚,性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可制造器物。

茅竹 引证解释

⒈ 毛竹的别称。竹的一种,高可达二三丈,茎壁厚,性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可制造器物。

《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城中无居民,止有茅竹屋数十百区,以为军营。”
宋 陆游 《数日秋气已深清坐无酒戏题长句》:“渐近重阳天气嘉,数椽茅竹淡生涯。”
许杰 《惨雾》:“一株嫩茅竹,那里可以挡风呢?”


茅竹(mao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茅竹是什么意思 茅竹读音 怎么读 茅竹,拼音是máo zhú,茅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茅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