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友 [shàn yǒu]
1. 友善,引为友好。
2. 指交好友朋。
4. 指佛教教友。
善友 引证解释
⒈ 友善,引为友好。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安平 赵孔曜,荐 輅 於 冀州 刺史 裴徽 …… 徽 於是辟为文学从事,引与相见,大善友之。”
⒉ 指交好友朋。
引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性农 非有求託於 吉安 者,非假光宠於 吉安 者,其亲贤善友,而欲偕之於道,素意固然也。”
⒊ 指佛教教友。
引《海龙王经》卷一:“初夜后夜,常观精进,敬重善友,志怀羞耻,常以大哀护於一切。”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然香会疏文》:“肆求善友,同结胜缘。”
善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多释义:⒈指多福、多寿、多男子。 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明李渔《慎鸾交·赠妓》:“长幡绣佛祝三多。”⒉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⒊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⒋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 2.
修好释义:⒈行好;行善:修好积德。 你修修好吧,再宽限几天。⒉亲善友好:两国修好。
- 3.
善知识释义:佛教语。 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
- 4.
嘉好释义:⒈指朝会。 《左传·昭公三十年》:“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於是乎使卿。”《左传·定公四年》:“若嘉好之事,君行师从,卿行旅从,臣无事焉。”杜预 注:“谓朝会。”⒉亲善友好者。《国语·楚语下》:“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暱,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宋 曾巩《祭晁少卿文》:“巩 蚤以孤蒙,与託嘉好,自始迄今,踰二十载,繾綣相与,义厚情亲。”
- 5.
大善知识释义:大有德之善知识。即教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之善友。
- 6.
崇和释义:修好;亲善友好。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加怀区区,乐欲崇和。”《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又使求成于 晋 …… 楚 许伯 御 乐伯,摄叔 为右,以致 晋 师”晋 杜预 注:“单车挑战,又示不欲崇和,以疑 晋 之羣帅。”
- 7.
烧头释义:⒈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法苑珠林》卷五一:“舍利高出,见者不同……或有全不见者。问其本末,为一生已来多造重罪,有善友人教使彻到懺悔,或有烧头炼指,刺血洒地,殷重至诚,遂得见之。”⒉方言。指作燃料用的柴草。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咱县目前还有十一个受灾村,从去年就没有柴烧,首先要供给他们;再其次是经济作物地区,也缺烧头。”
- 8.
鹰坊释义:古代宫廷饲养猎鹰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鹰坊人 善友 扶帝自门楼下,至 絳霄殿 廡下。”胡三省 注:“鹰坊,唐 时五坊之一也。”明 无名氏《北平考》卷四:“《武宗纪》:至大 元年二月癸巳,立鹰坊为仁虞院。《仁宗纪》:至大 四年二月,罢仁虞院,改置鹰坊。”清 揆叙《鹰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脱供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