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 [wán qiáng]
1. 非常坚强。
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英[ tenacious; determined; ]
2. 强硬不屈。
例顽强的革命精神。
英[ indomitable; stanch; ]
顽强 引证解释
⒈ 强硬。
引叶圣陶 《倪焕之》三:“有一次,一个学生犯了欺侮同学的过失,颇顽强,那教师问他,他也不认错,也不辩解,只不开口。”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三:“我气冲冲地走到账房去,用着顽强的态度和咆哮的声音,同老板吵闹起来。”
⒉ 坚强。
引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战士们高高地举着枪支,互相搀扶着,顽强地向对岸前进。”
国语词典
顽强 [wán qiáng]
⒈ 坚强固执。
例如:「他个性顽强,从不愿服输。」
近固执 坚定 坚决 坚强 倔强 顽固
反怯弱 软弱 脆弱
顽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流释义:⒈众多的水流。 晋 潘岳《沧海赋》:“群溪俱息,万流来同。”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宋·曹仁希》:“善画水,为惊涛怒浪,万流曲折。”叶圣陶《倪焕之》二十:“各地青年都往都市里跑,即使有顽强的阻力,也不惜忍受最大的牺牲,务必达到万流归海的目的。”⒉万民。《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李周翰 注:“言众士万人皆倾慕其风,仰之以为鉴镜。”
- 2.
不折不挠释义: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 3.
不挠不屈释义: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 4.
中国人民志愿军释义: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志愿组织的军队。1950年6月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接着,又用武力侵占中国台湾省。中国人民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组成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经过三年英勇顽强的战斗,打退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 5.
凡尔登战役释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16年,德军进攻法国东北部的最大要塞凡尔登,想从中央一举突破法军防线,法军顽强防守,粉碎了德军的计划。此役双方损失约一百万人。从此,“凡尔登”成为坚固堡垒的代名词。
- 6.
凭仗释义:倚仗:凭仗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
- 7.
劲勇释义:⒈顽强勇敢。《后汉书·南蛮传》:“天性劲勇,初为 汉 前锋,数陷阵。”《周书·韦孝宽传》:“凡此诸军,仍令各募 关河 之外劲勇之士,厚其爵赏,使为前驱。”溥伟《让国御前会议日记》:“告以总理大臣之苦心,民军之劲勇。”⒉指顽强勇敢的士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河内太守 王匡”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后汉书》:“﹝ 王匡 ﹞其年为 卓 军所败,走还 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千人。”《宋书·索虏传》:“豫州 刺史 刘德武 劲勇一万,以相掎角。”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严东楼》:“世蕃 招集劲勇,图不轨。
- 8.
吃软不吃硬释义: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 9.
困斗释义:⒈谓处绝境仍顽强搏斗。 ⒉指围困而攻之。
- 10.
困鬭释义:⒈谓处绝境仍顽强搏斗。宋 辛弃疾《兰陵王》词:“甚一忿沉渊,精气为物,依然困鬭牛磨角。”《宋史·太祖纪三》:“将行,召 曹彬 潘美 戒之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鬭,则 李煜 一门,不可加害。’”⒉指围困而攻之。
- 11.
坚韧不拔释义: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韧(rèn):柔韧。
- 12.
坚顽释义:⒈犹顽强坚定。⒉艰难坎坷。⒊犹坚硬。
- 13.
好男人释义:男人是复杂角色的综合体,既是一个雄性生物,也是家庭与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儿子、是父亲、是兄弟、是丈夫等等,因而男人生来就应该学会什么是责任感,一个好男人就是能够在自我人生的舞台上准确拿捏好各种角色的扮演,强健的身体、健全的心智、深刻的责任心、顽强的毅力、精湛的才能、优良的品性等等都是成为一个好男人的基本要素,并且也是一个优秀男性的代名词。
- 14.
威武不屈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 15.
将勇兵强释义: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16.
强勇释义:⒈亦作“彊勇”。 顽强勇敢。⒉指勇力之士。⒊宋代兵种名。
- 17.
强忍释义:⒈亦作“彊忍”。 强暴残忍。⒉顽强坚忍。⒊亦作“彊忍”。勉力忍耐,勉强忍耐。
- 18.
强毅果敢释义:形容顽强坚毅,敢作敢为。
- 19.
强顽释义:⒈强横凶顽。⒉犹顽强。
- 20.
愚公释义:⒈“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⒉泛指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