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环 [dāo huán]
1. 见“刀镮”。
刀环 引证解释
⒈ 刀头上的环。
引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鷄子殼置刀鐶中。”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刀環響處,愴呼亂起。”
清 方维仪 《旅夜闻寇》诗:“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鐶。”
⒉ 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引《汉书·李陵传》:“立政 等見 陵,未得私語,即目視 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歸還也。”
唐 高適 《入昌松东界山行》诗:“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明 王世贞《明月篇》诗:“東家覊婦望刀環,西鄰棄妾守釵鈿。”
清 朱奕恂 《拟古出塞》诗:“少婦識雄心,不復問刀環。”
国语词典
刀环 [dāo huán]
⒈ 刀头的环。因环、还同音,古人以喻征人思归。
引唐·柳中庸〈征人怨〉诗:「岁岁金河复玉阙,朝朝马策与刀环。」
刀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刀环释义:⒈刀头上的环。 ⒉《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歸還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 2.
刀镮释义:⒈亦作“刀环”。刀头上的环。⒉《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归还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 3.
大刀头释义:汉武帝 时 李陵 败降 匈奴,昭帝 即位,遣 陵 故人 任立政 等三人至 匈奴 招 陵。单于置酒赐 汉 使者,“立政 等见 陵,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还归 汉 也”。见《汉书·李陵传》。刀环在刀之头,后即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
- 4.
熊环释义:有熊饰刀环。
- 5.
窐孔释义:古代门旁圭形的小孔。《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敬则 恐内人覘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胡三省 注:“窐孔,即古之所谓圭竇也。”
- 6.
绦鈎释义:束腰丝带的钩。明 徐渭《雌木兰》第一出:“(木兰换衣戴一军氊帽)穿起来怕不是从军一长官,行间正好瞒,紧絛钩,厮趁这细褶子繫刀环,软噥噥衬锁子甲、煖烘烘当夹被单,带回来又好脱与咬儿穿。”
- 7.
觇见释义:暗中察看。《隋书·杨义臣传》:“钟葵 覘见 义臣 兵少,悉众拒之。”《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敬则 恐内人覘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
- 8.
象环释义:⒈象牙环。 ⒉刀环的一种。其形如象。
- 9.
顿剑摇环释义:按剑挥刀。环,刀环。多形容士气高,斗志旺盛。
- 10.
鸾刀释义:刀环有铃的刀。古代祭祀时割牲用。
- 11.
鹊山释义:⒈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⒉山名。在今 山东省 历城县 北 滦口镇。《魏书·地形志中》:“﹝ 齐州 东魏郡 ﹞领县九…… 临邑。”注:“刘骏 置,魏 因之。有 刀环水、鹊山、隰阴城。”金 元好问《济南杂诗》之四:“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 寒食泰和年。”清 刘富槐《醉花阴》词:“羈怀草草匆匆极,过 鹊山 寒食,遮莫上高楼。目断平芜,不似 江 南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