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 [jiā xiōng]
1. 对人谦称自己的哥哥。
英[my elder brother;]
家兄 引证解释
⒈ 对人称己兄。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诸葛亮 闻 恪 代 详,书与 陆逊 曰:‘家兄年老,而 恪 性疎,今使典主粮穀,粮穀,军之要最,僕虽在远,窃用不安。’”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你读书人不会諂,为非事无行止,见家兄有甚脸。”
《三侠五义》第三十回:“小弟叫来人带信回禀家兄,説与吾兄巧遇。”
⒉ 借指金钱。因钱别号孔方兄,故有此称。参见“孔方兄”。
引《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 晋 成公绥 《钱神论》:“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朱衣素带,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能已。”
晋 鲁褒 《钱神论》:“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
《西湖二集·巧妓佐父成名》:“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国语词典
家兄 [jiā xiōng]
⒈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哥哥。
引《晋书·卷七七·何充传》:「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⒉ 钱。
引晋·鲁褒〈钱神论〉:「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六出》:「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家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合会释义:天地会的别名。天地会以反 清 复 明 为宗旨,相传以 洪武(明太祖 年号)的洪字为其代称,对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家兄弟”。因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故又称“三点会”。后嫌只取左偏,偏而不全,不吉祥,故又取右偏“共”,“共”有会合之义,因改称“三合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吴观察致倪方伯书》:“近日三合会匪东西四散,无处不有。”彭湃《海丰农民运动》:“三合会秘密结社之盛行,几乎普遍了全县。”
- 2.
三府释义:⒈汉 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汉 王符《潜夫论·班禄》:“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后汉书·承宫传》:“三府更辟,皆不应。”李贤 注:“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清 顾炎武《郡县论九》:“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⒉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通判是个三府,所以他一个六品官,
- 3.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4.
五门四关厢释义:全城和附近四乡。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自此,传遍了五门四关厢一个大新闻,説‘ 余 家兄弟两个越发獃串了皮了’。”
- 5.
夏盟释义:⒈古代华夏诸侯国间的结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 主夏盟为 范 氏,其是之谓乎?”杜预 注:“晋 为诸夏盟主。”⒉泛指 中国 境内的结盟。宋 文天祥《平原》诗:“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 6.
姜肱被释义:即 姜 被。金 元好问《送钦叔内翰并寄刘白二君》诗之一:“半年 姜肱 被,所乐良不貲。”明 高启《期家兄宿东湖民家不至》诗:“谁信 姜肱 被,今宵还独眠。”清 曹寅《月夜书怀》诗:“暖忆 姜肱 被,羞弹 卜式 冠。”参见“姜被”。
- 7.
屈腰释义:折腰。 指屈身事人。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鬚日,犹是屈腰年。”
- 8.
本家释义:同宗族的人:本家兄弟。他们俩住在一个村,是本家。
- 9.
正卒释义:⒈周 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周礼·地官·小司徒》“以其餘为羡”唐 贾公彦 疏:“一家兄弟虽多,除一人为正卒,正卒之外,其餘皆为羡卒。”清 林颐山《经述一·释赋税二》:“起军之法,家出一人为正卒,餘为羡卒……正卒有定数,羡卒无定数,备多用少,乃 周 礼制军之精意。”⒉汉 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汉书·食货志上》“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唐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
- 10.
笑具释义:笑柄,笑料。 亦指取笑、嘲弄的对象。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青州 王大夫 尝守 舒 丹 二州,为诗极鄙俚,每投献当路,得之者留以为笑具。”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越情·不校侮嫚》:“景融 大怒曰:‘家兄为三辅刺史,今乃成天下笑具。’”《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到了 天顺 六年,鲜于同 五十七岁,鬢髮都苍然了,兀自挤在后生家队里,谈文讲艺,娓娓不倦。那些后生见了他,或以为怪物,望而避之;或以为笑具,就而戏之。”
- 11.
要最释义:⒈谓最为重要,紧要。三国 蜀 诸葛亮《与陆逊书》:“家兄年老,而 恪 性疏,今使典主粮穀,粮穀军之要最,僕虽在远,窃用不安。”清 梅曾亮《户部郎中汤君墓志铭》:“大抵言军国利病,吏治要最。”⒉引申指要义。《晋书·郭璞传》:“璞 撰前后符验六十餘事,名为《洞林》。又抄 京费 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韵》一篇。”《魏书·术艺传·殷绍》:“臣前在东宫,以状奏闻,奉被 景穆皇帝 圣詔,敕臣撰録,集其要最。”
- 12.
赤党释义:旧时对中国共产党的称呼。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即因为赤党要实行共产主义于二十年之后,而他的主义却须数百年之后或者才行,由此观之,近于废话故也。”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三部第四六章:“家兄 李孝纯,身为一区行政官长,竟在赤党脚前俯首变节,党国声誉尽毁其手。”
- 13.
镊鬓释义:谓拔除鬓角上的白发。 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鬢日,犹是屈腰年。”
- 14.
餽贻释义:馈赠。 餽,通“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家兄设帐於官署,我往探省,少获餽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