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员 [rǒng yuán]
1. 指机关中超过工作需要的人员。
例古设官分职,人有常守,转移执事,不可无人,故有冗员备使令。——《正字通》
捐不急,罢冗员。——《白孔六帖》
英[redundant personnel;]
国语词典
冗员 [rǒng yuán]
⒈ 闲散无事的官员。
引《新唐书·卷一二三·萧至忠传》:「今列位已广,冗员复倍。」
《金史·卷一五·宣宗本纪中》:「癸卯,议减庶官冗员。」
⒉ 机关组织中多余的人员。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下,各机关纷纷裁减冗员。」
冗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爲故常释义:犹言习以为常。明 沉德符《野获编·勋戚·沉禄》:“盖承 成化 以来,滥授冗员,俱以中旨批出,遂习为故常,不以为怪也。”
- 2.
冗员释义:指单位中超过工作需要的人员:裁减冗员。
- 3.
匦函释义:⒈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始置于 唐。唐 韩愈《赠唐衢》诗:“当今天子急贤良,匭函朝出开 明光。”唐 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諫鼓匭函为虚器,谓拾遗补闕为冗员。”宋 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道》:“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匭函以开言路。”《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⒉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宋 岳珂《吁天辩诬通叙》:“朝上匭函,暮拘矢狴,风旨之下,凌虐可知。”宋 叶适《刘子怡墓志铭》:“甲申大旱,草根木实俱尽。君亟入匭函,乞发常
- 4.
宂员释义:⒈亦作“冗员”。 指无专职的散吏。⒉指多余的人员。
- 5.
宂积释义:谓冗员积聚。
- 6.
科降释义:谓减少征税数额。 《宋史·食货志上六》:“﹝ 端平 元年﹞八月,以 河南 州军新復,令 江 淮 制置大使司科降米麦一百万石振济。”《宋史·理宗纪四》:“﹝ 宝祐 四年九月﹞甲寅,监察御史 朱熠 言……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纳解,欲宽民力,必汰冗员。”
- 7.
议革释义:谋议革除、裁撤。明 马从聘《议举营田疏》:“俟数年之后,屯田就绪,议留议革,悉听圣裁,无所不可。”明 郑钦《条陈六事疏》:“先固财絀民穷,议革冗员,以省麋费。”
- 8.
赘员释义:冗员。
- 9.
连车平斗释义:形容冗员很多。
- 10.
镟匠释义:明 代宫中对执厨役的下等太监的贱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旋匠》:“凡菜户既与宫人成伉儷,其卑贱冗员,贫而下劣者,又甘为菜户之役,皆宫人出钱僱之,以善庖者为上等……专供烹飪,使令如僕隶。然其衣服詬腻,背负菜筐出入以市杂物,内官辈贱之,呼之曰鏇匠,不知何所取义。”
- 11.
顿官释义:古代为安置冗员而设的无实职的官位。
- 12.
驿传释义:传舍;驿站。 为我国历代封建政府供官员往来和递送公文用的交通机构,又为封建制度下对平民的一种徭役。清 末举办邮局后始废除。明 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邇年以来,仰荷圣慈,軫念元元,加意周卹,查驛传,减徭编,省冗员,惩贪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蒙古 始置仓廩,立驛传,命 河北 汉 民以户计出赋调,耶律楚材 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