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出口 出口的意思
chūkǒu

出口

简体出口
繁体
拼音chū kǒu
注音ㄔㄨ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表达清楚、有条理。

出口的意思

出口 [chū kǒu]

1. 运货出国。

[ export; ]

2. 话说出来。

[ speak out; ]

3.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

[ exit; ]

4.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

[ outlet; ]

5.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

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

[ issue; ]

6.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 mouth; ]

7.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

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 vent; ]

出口 引证解释

⒈ 出言;张口。

《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宋 梅尧臣 《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诸君竟相先,出口论莫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出口落笔,吟诗作赋,清新俊雅。”
王西彦 《病人》:“郝立明 先生站住脚,对他们惊异地张望着,不禁出口叹羡道:‘唉,农家乐!真是农家乐!’”

⒉ 通向外面的口、道。

宋 梅尧臣 《慈姥矶下》诗:“且待风色廻,出口始浩荡。”
丁玲 《韦护》第一章:“他很快的朝那胡同的出口处奔去,而且在心中也犹自蕴蓄着一种不平。”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

⒊ 把货物运往国外或外地。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土货税重洋货轻,此法已难相抵制。况持岁价两相较,出口货惟十之二,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因为敌人的封锁,使得我们的货物出口发生困难。”

⒋ 谓船只驶出港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官兵出口后,自 黑山门、遮放 以内,仍照例安设台站,备递文报至军前。”
茅盾 《色盲》:“赵女士 惘然望着一条出口的大轮船,似乎始终没有留意到 林白霜 他们的谈话。”

⒌ 谓出边塞关口。

明 于谦 《安民疏》:“即今又蒙钦命总兵官 武清侯 石亨 、都指挥 杨信 等统领大军,分投出口巡边。”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一二百地,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⒍ 流放犯人于口外。

《清会典·刑部·充军地方》:“无票出口例发 辽阳 安插者,改为杖一百,流三千里。”
《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断无轻恕之理。”


国语词典

出口 [chū kǒu]

⒈ 将本国货物运到外国。也作「输出」。

如:「香蕉、樟脑等是台湾出口的大宗。」

进口 入口

⒉ 赴张家口以北等边塞之地。

《儿女英雄传·第四〇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二百里,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⒊ 清代遣戍犯人至关外,称为「出口」。

《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

⒋ 出言。

《红楼梦·第五六回》:「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
《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因为这事自己不便出口,只好托师爷把首县请来,同他商量。」

⒌ 外出的门。相对于入口而言。

如:「下车后我会在火车站出口等你。」

进口 入口

⒍ 船只驶出港口。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次日出口,风平浪静,两人凭栏看看海中景致。」


出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出处释义:⒈〈动〉出仕和退隐。 ⒉〈名〉(引文或典故的)来源。

出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入口释义:⒈进入嘴中。⒉外国的货物运进来,有时也指外地的货物运进本地区。⒊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入口处。车站入口。
    • 2.
      进口释义:⒈(船只)驶进港口。⒉运进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进口货。进口成套设备。⒊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

出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贸易释义: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一般贸易货物在进口时可以按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一般进出口货物;也可以享受特定减免税优惠,按特定减免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特定减免税货物;也可以经海关批准保税,按保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保税货物。
    • 2.
      一言不再释义:话出口以后,不再反悔。形容言而有信。
    • 3.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释义: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要算数。
    • 4.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5.
      上场门释义:指开在舞台右边的门,为角色登场的出口。
    • 6.
      下口释义:⒈指江河下游出口处。⒉下嘴去咬或吃。⒊指下酒饭的菜肴(多见于早期白话)
    • 7.
      下山释义:⒈从山上走向山下。⒉太阳西下。⒊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 8.
      下游释义:⒈江河接近出口的部分及其所流经的地区:安徽、江苏位于长江下游。⒉比喻落后的地位:不能甘居下游。
    • 9.
      严实释义:⒈不透水或气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结构坚固和牢固的。⒉不留空隙或出口的。
    • 10.
      丹麦释义:北欧国家。 在波罗的海出北海处,包括日德兰半岛大部及西兰等岛屿。面积31万平方千米。人口520万(1994年)。首都哥本哈根。地势低平。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猪肉和乳制品出口居世界前列。渔业也较重要。造船业驰名世界。
    • 11.
      也门释义:西亚国家。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 12.
      伤幸释义:谓无情无义,出口伤人。
    • 13.
      保加利亚释义:东南欧国家。 在巴尔干半岛,多瑙河下游,临黑海。面积1109万平方千米。人口843万(1994年)。首都索非亚。全境70%为山地和丘陵,余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重工业较发达。盛产烟草。玫瑰油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 14.
      保护关税释义: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对进出口商品征收重税或实行减税、免税的政策。
    • 15.
      保理业务释义: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
    • 16.
      保税释义:凡由国外进口的物品再行加工出口,避免日后出口退税的手续,在进口时暂时记账,先免缴关税,称为保税。
    • 17.
      倒风释义:风从烟筒出口灌入,烟气排不出去,而从炉灶口冒出。
    • 18.
      先征后退释义:指对生产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当期先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征税,然后由企业凭有关退税单证按月报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办理退税。
    • 19.
      入草物释义:五代 前蜀 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谓之“入草物”。《新五代史·唐臣传·李严》:“初, 庄宗 遣 严 以名马入 蜀 ,市珍奇以充后宫。而 蜀 法严禁以奇货出 剑门 。其非奇物而出者,名‘入草物’。”参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 20.
      入超释义: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对外贸易中进口货物的总值超过出口货物的总值(跟“出超”相对)。

出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贸易释义: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一般贸易货物在进口时可以按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一般进出口货物;也可以享受特定减免税优惠,按特定减免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特定减免税货物;也可以经海关批准保税,按保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保税货物。
    • 2.
      一言不再释义:话出口以后,不再反悔。形容言而有信。
    • 3.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释义: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要算数。
    • 4.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5.
      上场门释义:指开在舞台右边的门,为角色登场的出口。
    • 6.
      下口释义:⒈指江河下游出口处。⒉下嘴去咬或吃。⒊指下酒饭的菜肴(多见于早期白话)
    • 7.
      下山释义:⒈从山上走向山下。⒉太阳西下。⒊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 8.
      下游释义:⒈江河接近出口的部分及其所流经的地区:安徽、江苏位于长江下游。⒉比喻落后的地位:不能甘居下游。
    • 9.
      严实释义:⒈不透水或气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结构坚固和牢固的。⒉不留空隙或出口的。
    • 10.
      丹麦释义:北欧国家。 在波罗的海出北海处,包括日德兰半岛大部及西兰等岛屿。面积31万平方千米。人口520万(1994年)。首都哥本哈根。地势低平。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猪肉和乳制品出口居世界前列。渔业也较重要。造船业驰名世界。
    • 11.
      也门释义:西亚国家。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 12.
      伤幸释义:谓无情无义,出口伤人。
    • 13.
      保加利亚释义:东南欧国家。 在巴尔干半岛,多瑙河下游,临黑海。面积1109万平方千米。人口843万(1994年)。首都索非亚。全境70%为山地和丘陵,余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重工业较发达。盛产烟草。玫瑰油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 14.
      保护关税释义: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对进出口商品征收重税或实行减税、免税的政策。
    • 15.
      保理业务释义: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
    • 16.
      保税释义:凡由国外进口的物品再行加工出口,避免日后出口退税的手续,在进口时暂时记账,先免缴关税,称为保税。
    • 17.
      倒风释义:风从烟筒出口灌入,烟气排不出去,而从炉灶口冒出。
    • 18.
      先征后退释义:指对生产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当期先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征税,然后由企业凭有关退税单证按月报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办理退税。
    • 19.
      入草物释义:五代 前蜀 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谓之“入草物”。《新五代史·唐臣传·李严》:“初, 庄宗 遣 严 以名马入 蜀 ,市珍奇以充后宫。而 蜀 法严禁以奇货出 剑门 。其非奇物而出者,名‘入草物’。”参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 20.
      入超释义: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对外贸易中进口货物的总值超过出口货物的总值(跟“出超”相对)。

出口造句

1.他这人一向爱出口伤人,我不大喜欢他。

2.人家好心劝你,你倒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3.他这个人素质太差了,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出口伤人。

4.他这个人太不像话了,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出口伤人。

5.纪晓岚是个出口成章的才子。

6.他没事的,他能出口成章。

7.他的学养深厚,兼以才思敏捷,自然出口成章。

8.他天资好,又勤奋努力,总是可以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9.他满腹经伦,出口成章。

10.这位教授在上课时,常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深受好评。

11.让孩子出口成章的经典成语故事。

12.王老师知识渊博,出口成章。

13.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语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学生。

14.这种自私的话,他居然能说出口,真是咄咄怪事。

15.企业遇到外贸出口不甚景气的情况,就该迅速转变产型,开发新产品,不这样做就会失之东隅。

16.亚洲出口商看到人民币升值将会如释重负。

17.在这种出口能力方面,其他金融中心均无法望其项背。

18.他满怀信心地对我说,这次商品出口任务一定能够提前完成。

19.这座捷运站出口那么多,要不是老马识途,必然迷路。

20.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寻找入口,用下半生寻找出口

出口(chu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出口是什么意思 出口读音 怎么读 出口,拼音是chū kǒu,出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出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