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随喜 随喜的意思
suí

随喜

简体随喜
繁体隨喜
拼音suí xǐ
注音ㄙㄨㄟˊ ㄒ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í,(1) 跟着。【组词】: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 )。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 )就市。(2) 顺从,任凭。【组词】: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 顺便,就着。【组词】:随带。随手关门。(4) 像。【例句】:他长得随他父亲。(5) 姓。

xǐ,(1) 高兴,快乐。【组词】:欢喜。喜悦。喜讯。喜剧。喜气。喜色。喜幸。喜乐(lè ㄌㄜˋ)。喜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2)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组词】:喜事。喜酒。喜糖。喜蛋。喜联。喜幛。喜雨。喜报。喜庆。贺喜。报喜。(3) 妇女怀孕。【组词】:害喜。她有喜了。(4) 爱好。【组词】:喜爱。喜好(好)。喜欢。好(hào ㄏㄠˋ)大喜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5) 适于。【组词】:喜光植物。海带喜荤。(6) 姓。

基本含义

表示随着别人的喜悦而感到高兴,也可以表示顺应他人的心情。

随喜的意思

随喜 [suí xǐ]

1. 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

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呐喊·自序》

[ follow suit; ]

2. 旧指游览寺院。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唐·杜甫《望兜率寺》

[ visit temples; ]

3. 随人游玩。

[ tour; ]

随喜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之意。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弱性蒙心,随喜讚悦。”
《西游记》第十二回:“若敬重三寳,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⒉ 佛教语。犹言因别人欣喜而欣喜。

《西游记》第九四回:“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施,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
鲁迅 《<呐喊>自序》:“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方岩纪静》:“台前簇拥着许多老幼男女,各流着些被感动了的随喜之泪。”

⒊ 佛教语。犹言赞助他人行善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募建水陆道场,修斋追荐,并脱度一切寃魂,二位也肯随喜么?”
王季思 等注:“佛家语,本取见人行善事,随之而生欢喜心之意。一般用作布施的代语。”
《红楼梦》第一〇一回:“明儿还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兴不高兴?若高兴,也去随喜随喜。”

⒋ 佛教语。谓欢喜之意随瞻拜佛像而生。因用以称游谒寺院。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 给孤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见寺宇整齐,进来随喜。”
顾学颉 校注:“本是佛教徒瞻拜佛像,随像发生欢喜心的意思;一般当做参观佛寺解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老僧﹞见客人,肃衣出迓,导与随喜。”


国语词典

随喜 [suí xǐ]

⒈ 因认同他人某种行为,而生起愉悦、赞许的心,佛教称为「随喜」。

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〇》:「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⒉ 参与布施、捐款。

《水浒传·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陆堂了,也要来请贤妹随喜。」

⒊ 游玩、参观寺院。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进寺随喜,从人撑起伞盖跟后。」

⒋ 随意。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处。老夫随喜观看咱。」


随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咼斜释义:歪斜不正。《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亦不缺坏,亦不咼斜。”宋 陈善《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疹,亦不缺坏,亦不咼斜。”
    • 2.
      喜意释义:⒈喜悦的心情。《汉书·晁错传》:“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⒉欢乐的表情。茅盾《子夜》十:“﹝ 杜竹斋 ﹞并没说话,可是脸上已有几分喜意。”郭沫若《双倍的春天》:“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 3.
      法岁释义:佛教语。 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 4.
      随喜释义:⒈佛教用语,见人做功德而乐意参加,也指随着众人做某种表示,或愿意加入集体送礼等:随喜拍手喝彩。随喜,随喜!也算我一份儿。⒉旧指参观庙宇。
    • 5.
      麤涩释义:⒈亦作“麤澁”。亦作“麄涩”。粗恶;粗糙,不细润。《华严经·净行品》:“得麤涩食,当众愿生,心无染者,絶世贪爱。”《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唐 无名氏《玉泉子》:“夏侯孜 为左拾遗,常着 桂管 布衫朝謁。开成 中,文宗 无忌讳好文,问 孜 衫何太麄澁。具言 桂管 产此布,厚,可以御寒。”苏曼殊《遯迹记》:“时此众生,身体麤澁,光明转灭,无復神足,不能飞行。”⒉比喻艰困。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二:“习熟渐久,方能捨燕安而乐麤澁,易脆腐而为坚强,劲虏在前

随喜(su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随喜是什么意思 随喜读音 怎么读 随喜,拼音是suí xǐ,随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随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