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兵仗 兵仗的意思
bīngzhàng

兵仗

简体兵仗
繁体
拼音bīng zhàng
注音ㄅ一ㄥ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zhàng,(1) 兵器。【组词】:仪仗。明火执仗。(2) 拿着兵器。【组词】:仗剑。(3) 战争。【组词】:打仗。胜仗。(4) 凭借,依靠。【组词】: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基本含义

指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武器、兵器。

兵仗的意思

兵仗 [bīng zhàng]

1. 旧指兵器。

兵仗作坊。

[weapon;]

兵仗 引证解释

⒈ 见“兵杖”。


国语词典

兵仗 [bīng zhàng]

⒈ 兵器的总称。也作「兵杖」。

《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余卷而已。」


兵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仗卫释义:手持兵仗的侍卫。《晋书·姚襄载记》:“战骑度 淮,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尚 命去仗衞,幅巾以待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谓曰:‘欲求富贵者宜相随。’”胡三省 注:“仗卫,执仗而宿卫之兵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仗衞如式。”
    • 2.
      兵杖释义:⒈亦作“兵仗”。 兵器。《汉书·梁怀王刘揖传》:“尽出马置外苑,收兵杖藏私府。”《周书·贺拔胜传》:“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餘卷而已。”《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禽其战櫂都虞候 王暉 等,获兵仗数万。”清 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武备院掌上甲胄、弓矢、兵仗及鞍轡、行帐诸事。”⒉特指棍棒一类兵器。《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 蚩尤 ﹞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⒊借指执兵杖的人。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行七八里,见兵仗等五十餘人,形神则常
    • 3.
      右仗释义:犹尚武。谓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总称。
    • 4.
      天仗释义:⒈天子的仪卫。 借指天子。⒉天子狩猎用的兵仗器械。⒊天杖,佛所用器械。仗,同“杖”。
    • 5.
      成造释义:⒈造就。《晋书·刘聪载记》:“刑臣刀锯之餘,而蒙主上、殿下成造之恩,故不虑逆鳞之诛,每所闻必言,冀垂採纳。”《陈书·高祖纪上》:“僕本庸虚,蒙国成造。”⒉制造。《元典章·兵部四·申台文字重封入递》:“至元 八年,兵刑部奉省判为各处成造军器。”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兵仗局之南,旧监库之北,即本监裁缝匠役成造御用之袍房也。”清 孔尚任《桃花扇·栖真》:“这中元节,村中男女,许到 白云庵 与皇后 周娘娘 悬掛宝旛;就求妙手,替他成造,也是十分功德哩。”
    • 6.
      略获释义:⒈俘获。《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⒉指游猎。《旧唐书·宪宗纪上》:“﹝六年三月﹞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 7.
      神机营释义:军队名。明 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较早使用火枪武器。清 沿 明 制,于 咸丰 十一年选八旗 满洲、蒙古、汉 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者充之。常守卫于 紫禁城 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历代职官表·火器健锐虎枪各营·明》:“明 置 神机营,以肄习鎗礮,又置兵仗、军器二局,以分司製造,而火器之制如备。”郑观应《盛世危言·电报》:“曩奉神机营札委在 沪 采办军械及侦探中外军情时,苦于电线未通,机事不密,因购德律风四具、军线百里。”
    • 8.
      舆盖释义:车舆与车盖。 亦代指车。唐 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方圆作其舆盖,日月为其扃牖。”《宋史·后妃传下·神宗钦成朱皇后》:“於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此后自开府两侍御,皆陈兵出入,舆盖前后,兵仗錚錚,照耀人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建筑》:“南方通衢镇市,亦有舆盖往来。”
    • 9.
      贩易释义:贩卖;交易。 《新唐书·食货志五》:“每司九人,补於吏部,所主纔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岁满受官。”《宋史·食货志下八》:“凡海舶欲至 福建、两 浙 贩易者,广南 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清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其 甘肃省 嘉峪关 设监督一员,专司内地往 準回 贩易之税。”
    • 10.
      车仗释义:车舆和兵仗。
    • 11.
      铁节鞭释义:铁制驱马物。 形如竹节。元 萨都剌《寒夜闻角》诗:“野人一夜梦入塞,走马手提铁节鞭。”殷孟伦 朱广祁 校注:“铁节鞭,唐 李昌符 有《咏铁马鞭》诗,其序云:‘长庆 二年,义成军 节度使 曹华 进,且曰得之 汴水,有字,刻“贞观 四年 尉迟敬德”诸字。’时 戎昱 亦共咏此题,则一马鞭而已。第其鞭製倣竹节为之,亦名节鞭,总指驱马物,并非兵仗。”
    • 12.
      铜瓜释义:古代卫士所执的一种兵仗。棒端呈瓜形,铜制金色。
    • 13.
      银瓜释义:⒈瓜名。⒉古代卫士所执的一种兵仗。棒端呈瓜形,白色。

兵仗(bing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兵仗是什么意思 兵仗读音 怎么读 兵仗,拼音是bīng zhàng,兵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兵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