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烈士 烈士的意思
lièshì

烈士

简体烈士
繁体
拼音liè shì
注音ㄌㄧㄝ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è,(1)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组词】: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2) 气势盛大。【组词】:轰轰烈烈。(3)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组词】:烈女。壮烈。先烈。烈士。(4) 功业。【组词】:功烈。(5) 古同“列”,行列。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烈士的意思

烈士 [liè shì]

1.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烈士纪念碑。

[ martyr; fallen hero; ]

2. 有抱负、志向高远的男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 a person of high endeavor; ]

烈士 引证解释

⒈ 有节气有壮志的人。

《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唐 杨炯 《上骑都尉高则神道碑》:“然后达人知足,徒兴白髮之歌;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陈烈妇传诔》:“一死甘心殉所天,女中烈士瘞江边。”

⒉ 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李国文 《月食》:“伊汝 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 黄河 时牺牲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新升隆号’轮船﹞离开 武汉 之后,在当天便遇难,而使好些朋友成了烈士。”


国语词典

烈士 [liè shì]

⒈ 重义轻生而愿杀身成仁的人。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扞身,您孩儿每识个甚么?」

义士

⒉ 积极于建立功业的人。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义士释义:勇于维护正义的人;侠义的人。

烈士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叛徒释义:有背叛行为的人,特指背叛祖国或背叛革命的人。

烈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朽释义: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鲁迅精神是不朽的。
    • 2.
      不辟斧钺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 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3.
      不避斧钺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4.
      主唱释义:主张并倡导。 唱同倡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5.
      仇牧释义:人名。春秋 宋 大夫。《春秋·庄公十二年》:“宋 万 弑其君 捷,及大夫 仇牧。”《史记·宋微子世家》:“﹝ 南宫万 ﹞遂以局杀 湣公 於 蒙泽。大夫 仇牧 闻之,以兵造公门。万 搏 牧。牧 齿著门闔死。”后用以借指忠良。《隶续·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二附文》:“仇牧 之忿,奋不顾难。”孙中山《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文(二)》:“虎穴衔力,仇牧 陨首。”
    • 6.
      仇耻释义:⒈痛恨蒙受耻辱。⒉仇恨和耻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烈士吴樾君意见书》:“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满洲信任。”
    • 7.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8.
      先烈释义:对烈士的尊称:革命先烈。
    • 9.
      公祭释义:⒈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死难烈士。⒉这种祭礼:公祭在哀乐声中开始。
    • 10.
      冥诞释义:死人的生日。夏衍《秋瑾不朽》:“今年农历十月十一日,是 秋瑾 烈士的一百岁冥诞。”
    • 11.
      凭吊释义: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凭吊烈士墓。到杭州西湖去的人,总要到岳王坟前凭吊一番。
    • 12.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13.
      南京市释义:别称宁、金陵。江苏省会。位于该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人口235万(1997年)。京沪、宁铜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古都之一。有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紫金山天文台闻名全国。
    • 14.
      南昌市释义:江西省会。位于该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岸,京九铁路线上。人口124万(1997年)。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下,1927年8月1日曾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现建有八一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
    • 15.
      发誓释义: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指天发誓。他们发过誓,要为烈士报仇。
    • 16.
      和协释义:⒈亦作“和叶”。 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唐 康骈《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⒉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 有力焉。”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⒊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上下和协,靡
    • 17.
      哀悼释义:悲痛地悼念(死者):哀悼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 18.
      坟园释义:陵园;墓地。《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二十年前时,你爷去掘一家坟园,揭开棺材盖,尸首覷着你爷笑起来。”田间《在高山旁》诗:“烈士的坟园上,红花已经开放。”沙汀《烦恼》:“刘久发 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
    • 19.
      壮节释义:壮烈的节操。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 薛安 ﹞收 就 於 钱唐县 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安 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表其言辞,解释郡事。”《三国志·魏志·吕布臧洪传论》:“陈登、臧洪 并有雄心壮节,登 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 以兵弱敌彊,烈志不立,惜哉!”唐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设使 陵 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心赏延於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宋 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丸泥封 函关,长缨繫 南越。”清 顾
    • 20.
      奠礼释义:犹奠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送奠礼的,送祭幛的,都纷纷来了。”蒋光慈《血祭》诗:“烈士墓前空摆着许多花圈、石碑和奠礼。”

烈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朽释义: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鲁迅精神是不朽的。
    • 2.
      不辟斧钺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 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3.
      不避斧钺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4.
      主唱释义:主张并倡导。 唱同倡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5.
      仇牧释义:人名。春秋 宋 大夫。《春秋·庄公十二年》:“宋 万 弑其君 捷,及大夫 仇牧。”《史记·宋微子世家》:“﹝ 南宫万 ﹞遂以局杀 湣公 於 蒙泽。大夫 仇牧 闻之,以兵造公门。万 搏 牧。牧 齿著门闔死。”后用以借指忠良。《隶续·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二附文》:“仇牧 之忿,奋不顾难。”孙中山《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文(二)》:“虎穴衔力,仇牧 陨首。”
    • 6.
      仇耻释义:⒈痛恨蒙受耻辱。⒉仇恨和耻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烈士吴樾君意见书》:“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满洲信任。”
    • 7.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8.
      先烈释义:对烈士的尊称:革命先烈。
    • 9.
      公祭释义:⒈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死难烈士。⒉这种祭礼:公祭在哀乐声中开始。
    • 10.
      冥诞释义:死人的生日。夏衍《秋瑾不朽》:“今年农历十月十一日,是 秋瑾 烈士的一百岁冥诞。”
    • 11.
      凭吊释义: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凭吊烈士墓。到杭州西湖去的人,总要到岳王坟前凭吊一番。
    • 12.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13.
      南京市释义:别称宁、金陵。江苏省会。位于该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人口235万(1997年)。京沪、宁铜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古都之一。有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紫金山天文台闻名全国。
    • 14.
      南昌市释义:江西省会。位于该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岸,京九铁路线上。人口124万(1997年)。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下,1927年8月1日曾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现建有八一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
    • 15.
      发誓释义: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指天发誓。他们发过誓,要为烈士报仇。
    • 16.
      和协释义:⒈亦作“和叶”。 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唐 康骈《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⒉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 有力焉。”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⒊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上下和协,靡
    • 17.
      哀悼释义:悲痛地悼念(死者):哀悼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 18.
      坟园释义:陵园;墓地。《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二十年前时,你爷去掘一家坟园,揭开棺材盖,尸首覷着你爷笑起来。”田间《在高山旁》诗:“烈士的坟园上,红花已经开放。”沙汀《烦恼》:“刘久发 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
    • 19.
      壮节释义:壮烈的节操。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 薛安 ﹞收 就 於 钱唐县 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安 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表其言辞,解释郡事。”《三国志·魏志·吕布臧洪传论》:“陈登、臧洪 并有雄心壮节,登 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 以兵弱敌彊,烈志不立,惜哉!”唐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设使 陵 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心赏延於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宋 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丸泥封 函关,长缨繫 南越。”清 顾
    • 20.
      奠礼释义:犹奠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送奠礼的,送祭幛的,都纷纷来了。”蒋光慈《血祭》诗:“烈士墓前空摆着许多花圈、石碑和奠礼。”

烈士造句

1.革命烈士们在刑场上唱起了国际歌,真是悲歌慷慨,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教育了不少的后来人。

2.曹操在诗中慷慨淋漓地表现出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

3.刘胡兰烈士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舍身为国的英雄事迹,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敬颂。

5.这件血迹斑斑的上衣是烈士唯一的遗物。

6.那些抗洪烈士们临深履薄的壮举,永远激励着我们。

7.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8.革命烈士的故事,可歌可泣,让人为之动荣。

9.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烈士的追悼会。

10.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11.今天来到烈士陵园,小红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一束鲜花。

12.他发誓要为牺牲的烈士们报仇雪恨。

13.军训时我们去参观郊区烈士陵园,看到有许多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的烈士墓。

14.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总觉得那些杀身成仁的烈士还活着。

15.这位烈士是死得其所的,因为他是为了党牺牲的。

16.为中国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17.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烈士,永垂不朽!

18.罗盛教烈士那种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9.夏明翰烈士是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一个典型。

20.烈士们安息在苍松翠柏之间。

烈士(lie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烈士是什么意思 烈士读音 怎么读 烈士,拼音是liè shì,烈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烈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