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打仗 打仗的意思
zhàng

打仗

简体打仗
繁体
拼音dǎ zhàng
注音ㄉㄚˇ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 dá,(1) 击,敲,攻击。【组词】:打击。殴打。打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组词】: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3) 做,造。【组词】:打首饰。打家具。(4) 拨动。【组词】:打算盘。(5) 揭,破,凿开。【组词】:打破。打井。(6) 举,提起。【组词】:打灯笼。打起精神。(7) 涂抹,印,画。【组词】:打蜡。打戳子。(8) 写出,开出。【组词】:打证明。(9) 捆,扎。【组词】:打包裹。(10) 合,结合。【组词】:打伙。打成一片。(11) 获取,购取。【组词】:打水。打鱼。(12) 除去。【组词】:打消。打杈。(13) 定出,计算。【组词】:打算。打腹稿。(14) 用,采用,使用。【组词】:打比喻。(15) 玩,玩耍。【组词】:打球。(16) 截,停,减,退。【组词】:打住。打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组词】:打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组词】:打交道。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组词】:打扫。打扰。(20) 自,从:打哪儿来?(1) 量词,指十二个。【组词】:一打铅笔。

zhàng,(1) 兵器。【组词】:仪仗。明火执仗。(2) 拿着兵器。【组词】:仗剑。(3) 战争。【组词】:打仗。胜仗。(4) 凭借,依靠。【组词】: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基本含义

指军队进行战斗,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打仗的意思

打仗 [dǎ zhàng]

1. 进行战争;作战。

[ make war; fight a war; ]

2. 上战场卖命。

引诱印第安人为英国打仗。

[ take up the hatchet; ]

打仗 引证解释

⒈ 进行战争;进行战斗。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朝廷不使饿兵,目下边报警急,若要打仗,我们是不去的。”
丁西林 《等太太回来的时候》第四幕:“怎么你还在外国读书,不回去打仗去?”


国语词典

打仗 [dǎ zhàng]

⒈ 作战。

《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外国人到我们山东来横行,那是朝廷不肯合他打仗的原故。」

交兵 交锋 交战 战争

讲和


打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战争释义: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是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政治的继续。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与“和平”相对。
    • 2.
      交锋释义:⒈双方作战:敌人不敢和我们交锋。⒉比喻双方比赛或争辩:这两支足球劲旅将在明日交锋。讨论会上二人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 3.
      交战释义:双方作战:交战国。
    • 4.
      交兵释义:交战:两国交兵。

打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讲和释义:结束战争或纠纷,彼此和解。

打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榜释义:⒈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张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⒉即乙榜。指举人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 2.
      一鼓作气释义:《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3.
      上阵释义:上战场打仗,比喻参加比赛、劳动等。
    • 4.
      不败之地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 5.
      丘役释义:一种赋税,赋役.典故为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仗的时候各国百姓交马一匹 牛三头作为赋税。
    • 6.
      临时磨枪释义:临:到,快要;枪:梭镖,长矛一类的兵器。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7.
      临阵磨刀释义:临:到、快要;阵:上阵打仗。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
    • 8.
      争战释义:打仗:两军争战。
    • 9.
      交仗释义:作战;打仗。京剧《渡阴平》第十五场:“二次命他去交仗,不知谁胜与谁强。”
    • 10.
      仗火释义:〈方〉打仗;战争的烟火;战斗。
    • 11.
      休马释义:放马。谓不打仗。
    • 12.
      俘虏释义:⒈打仗时捉住(敌人):俘虏了敌军师长。⒉打仗时捉住的敌人:释放俘虏。
    • 13.
      倒置干戈释义: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
    • 14.
      兜鍪释义:古代打仗时戴的 头盔。鍪(móu)。
    • 15.
      兵不厌诈释义: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
    • 16.
      兵闻拙速释义: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17.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释义: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18.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释义: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19.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释义: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20.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释义: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打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榜释义:⒈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张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⒉即乙榜。指举人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 2.
      一鼓作气释义:《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3.
      上阵释义:上战场打仗,比喻参加比赛、劳动等。
    • 4.
      不败之地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 5.
      丘役释义:一种赋税,赋役.典故为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仗的时候各国百姓交马一匹 牛三头作为赋税。
    • 6.
      临时磨枪释义:临:到,快要;枪:梭镖,长矛一类的兵器。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7.
      临阵磨刀释义:临:到、快要;阵:上阵打仗。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
    • 8.
      争战释义:打仗:两军争战。
    • 9.
      交仗释义:作战;打仗。京剧《渡阴平》第十五场:“二次命他去交仗,不知谁胜与谁强。”
    • 10.
      仗火释义:〈方〉打仗;战争的烟火;战斗。
    • 11.
      休马释义:放马。谓不打仗。
    • 12.
      俘虏释义:⒈打仗时捉住(敌人):俘虏了敌军师长。⒉打仗时捉住的敌人:释放俘虏。
    • 13.
      倒置干戈释义: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
    • 14.
      兜鍪释义:古代打仗时戴的 头盔。鍪(móu)。
    • 15.
      兵不厌诈释义: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
    • 16.
      兵闻拙速释义: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17.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释义: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18.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释义: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19.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释义: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20.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释义: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 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打仗造句

1.用兵打仗讲究尔诈我虞,而同学之间则要互相帮助。

2.那时候,戎马倥偬,我们还要边打仗边学习,指战员们谁都不甘落后。

3.打仗,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有勇无谋,赤膊上阵,是难以打胜仗的。

4.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长,绝顶聪明,在群雄逐鹿当中,打仗总是胜多败少。

5.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6.打仗主是要战胜敌人,兵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7.选举有如行兵调将,所谓兵不厌诈,用兵打仗时,各方总不排除用狡诈手段迷惑敌人。

8.岳飞少年时就能冲锋陷阵,领兵打仗了。

9.打仗就靠一股气,气势如虹,自然势如破竹。

10.打仗的时候,红军在战场上接连取访胜利,势如破竹。

11.打仗的时候,红军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势如破竹。

12.打仗要讲究策略,光有匹夫之勇是不够的。

13.又是打仗又闹饥荒,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4.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带兵打仗的时候,经常在他身上看到兵不厌诈的身影。

15.在大人物打仗的时候,这些小人物却相安无事。

16.村头的大槐树,四个孩子抱不住。春天,他的槐花是孩子们的点心。夏天他的浓叶是孩子们的遮阳伞,秋天他的皂角是孩子们打仗的武器,冬天,他根部的空隙,是孩子们捉麻雀的乐园。大槐树是全村孩子的终年离不开的去处。

17.高中的就去抄红楼写人的,初中就去抄三国打仗的,小学就去抄水浒或西游。

18.张明和李响上课时打仗,不仅破坏了课堂纪律,也败坏了班级的荣誉。

19.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遵守纪律,打仗斗殴现象是极个别的。

20.朱德司令精通兵法,擅长带兵打仗

打仗(da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打仗是什么意思 打仗读音 怎么读 打仗,拼音是dǎ zhàng,打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打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