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摇鼓 摇鼓的意思
yáo

摇鼓

简体摇鼓
繁体搖鼓
拼音yáo gǔ
注音ㄧㄠˊ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o,(1) 摆动。【组词】: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2) 往上升。【组词】:风举云摇。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指善于奉承、拍马屁的人。

摇鼓的意思

摇鼓 [yáo gǔ]

1. 由带有很多金属棒或环的细金属骨架构成的、当摇动时发出丁当声的古埃及打击乐器。

[sistrum;]

摇鼓 引证解释

⒈ 摇动。

⒉ 见“摇脣鼓舌”。


摇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鼓释义:旧时货郎用以招揽顾客的小摇鼓。
    • 2.
      八角鼓释义:击奏膜鸣乐器。 鼓身木制,八角形,鼓框内嵌铜片或铜线,并附有长穗。左手执鼓,由右手指弹击鼓面、搓鼓面、摇鼓身等演奏。是京津一带说唱音乐的伴奏乐器之一。
    • 3.
      摇脣鼓舌释义: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 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
    • 4.
      播鼗鼓释义:货郎用以招引顾客的小摇鼓。
    • 5.
      箑脯释义:传说 尧 时厨中自生之肉脯。 形薄如扇,故称。《竹书纪年》卷上:“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汉 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言箑脯生於庖厨者,言厨中自生肉脯,薄如箑形,摇鼓生风,寒凉食物,使之不臰。”
    • 6.
      跋马释义:⒈勒马使回转。《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建成、元吉 至 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胡三省 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轡,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⒉骑马驰逐。唐 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诗:“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宋 王安石《金明池》诗:“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宋 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词:“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 7.
      鼗鼓释义:一种摇鼓。俗称拨浪鼓。

摇鼓(yao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摇鼓是什么意思 摇鼓读音 怎么读 摇鼓,拼音是yáo gǔ,摇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摇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