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记 道记的意思
dào

道记

简体道记
繁体道記
拼音dào jì
注音ㄉㄠˋ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基本含义

指道德修养和学问记载。

道记的意思

道记 [dào jì]

1. 标志。

3. 道教的书籍。

道记 引证解释

⒈ 标志。

《管子·禁藏》:“棺槨足以朽骨,衣食足以朽肉,坟墓足以道记。”
尹知章 注:“道识其处,各有记也。”

⒉ 道教的书籍。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
唐 王勃 《游山庙序》:“常学仙经,博涉道记。”
唐 张说 《道家四首奉敕撰》之四:“道记开中籙,真官表上清。”


道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卉裘释义:粗陋的皮衣。多指敝裘。明 宋濂《龙门子凝道记中》:“龙门子 服一卉裘,十五年不更,绽裂则纫缀之。”
    • 2.
      墟莽释义:废墟榛莽;荒野。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军败身辱,逋逃出走,栖於 会稽,国为墟莽,身为鱼鳖。”宋 欧阳修《集古录目序》:“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湮沦磨灭,散弃於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明 宋濂《凝道记·采苓符》:“生民流亡,倀倀无所依,以墟莽为楼馆。”清 刘大櫆《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又其时先世塋墓尽为势家所侵没,先生每独往荆榛墟莽之间,访求数十年不倦。”
    • 3.
      天上四塔释义:天上四塔 [出佛成道记并本行集经] 一箭塔经云。
    • 4.
      市伯释义:掌管市场的官员。明 宋濂《凝道记·秋风枢》:“晋 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 5.
      搜讨释义:⒈谓深入研究探讨。 《魏书·李琰之传》:“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意思。”清 毕沅《王隐<晋书地道记>总序》:“余年来官事之暇,好搜讨地理之书。”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清 初学者,是纵论 唐 宋,搜讨前 明 的。”⒉蒐討:寻究探讨。《明史·文苑传三·任瀚》:“瀚 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书,罔不蒐讨。”清 钱谦益《送张处士赴辽东参谋序》:“我诚激厉士心,蒐讨军实,用束伍之法,讲火攻车战之制,守必固,战必克。
    • 6.
      正学释义: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 武帝 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异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排斥异端。”明 宋濂《凝道记下》:“秦 汉 以来,正学失传。”宋 初 孙复、胡瑗、石介 以尊 孔子,崇《大学》《中庸》,排佛、道为正学。清 黄宗羲《宋元学案·泰山学案》:“宋 兴八十年,安定 胡先生、泰山 孙先生、徂徠 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 濂 洛 兴矣。”
    • 7.
      洋然释义:⒈犹茫然。 模糊不清。《墨子·经说下》:“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谭戒甫 校释:“洋然,犹言汒然;汒洋叠韵联绵字,义得通也。又《集韵》:‘汒,亦作芒;通作茫。’则茫然,犹言茫昧然,不可知之貌也。”⒉舒缓自在貌。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 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⒊忧思貌。明 宋濂《凝道记上》:“龙门子 仰瞻俯睨,洋然若有得者,乃赋《白云》之歌……歌罢,復北面而叹。”
    • 8.
      火院释义:⒈苦海;苦恼的境界。唐 吕岩《沁园春》词:“今年不了,又待来年,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怕火院锁牢缠,二怕家眷受熬煎。”⒉指妓院。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閒花风月自冤业。”
    • 9.
      缩酒释义:古代祭祀时用菁茅滤酒去渣,谓之缩酒。一说,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酒。见《周礼·天官·甸师》“祭祀共萧茅”郑玄 注引 郑大夫 曰。《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晋 王隐《晋书地道记·零陵郡》:“泉陵县 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北周 庾信《周方泽歌》之一:“调歌孙竹,缩酒江茅。”唐 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荆 之茅,皆可以缩酒。”
    • 10.
      胶胶纷纷释义:同“胶胶扰扰”。明 宋濂《凝道记·采苓符》:“方今六合尘冥,胶胶纷纷。”
    • 11.
      走伏释义:⒈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⒉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⒊谦辞。犹言趋伏、拜伏。明 宋濂《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
    • 12.
      题准释义:奏经皇帝批准。《明会典·六科序》:“正德 元年题准,若係重事,特旨令科道记著者,即时纠举,不得隐漏。”《清会典事例·吏部二四·满洲铨选》:“康熙 五十三年题准由将军副都统选取本处应用之人,坐名补授,咨部註册。”《清会典事例·户部八·田赋》:“﹝ 顺治 二年﹞又题准民间坟墓,有在旗人地内者,许其子孙随时祭埽。”

道记(dao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道记是什么意思 道记读音 怎么读 道记,拼音是dào jì,道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