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城 外城的意思
wàichéng

外城

简体外城
繁体
拼音wài chéng
注音ㄨㄞˋ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chéng,(1) 围绕都市的高墙。【组词】: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2) 都市。【组词】: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基本含义

指城市或堡垒的外围,也用来比喻某事物的次要部分或外围环境。

外城的意思

外城 [wài chéng]

1. 指塞外防边的城堡。

3. 内城外之郭,即内城外围修筑的又一层城墙。

外城 引证解释

⒈ 指塞外防边的城堡。

《汉书·匈奴传上》:“是时 匈奴 不能为边寇,於是 汉 罢外城,以休百姓。”
颜师古 注:“外城,塞外诸城。”

⒉ 内城外之郭,即内城外围修筑的又一层城墙。

《南齐书·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脩外城以待敌。”
《北齐书·段韶传》:“韶 登山望城势,乃纵兵急攻之。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
唐 崔元翰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诗:“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国语词典

外城 [wài chéng]

⒈ 里城外之郭。

《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修外城以待敌。」
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诗:「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外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城释义:⒈内城。《春秋·成公九年》:“城中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成公九年》:“此经中城所在……是 鲁 城之内城耳,以为邑名误矣。”《史记·大宛列传》:“其外城坏,虏 宛 贵人勇将 煎靡。宛 大恐,走入中城。”⒉指位置居中之城。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武溪 夷 田强 遣长子 鲁 居上城;次子 玉 居中城;小子 仓 居下城。三垒相次,以拒 王莽。”
    • 2.
      九门释义:⒈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⒉指宫禁。⒊借指天子。⒋指旧北京外城的九个门。⒌天门。⒍借指九天。
    • 3.
      五厄释义: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秦始皇 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 末年,长安 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 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 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 师入 郢,梁 萧绎 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见《隋书·牛弘传》。宋 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隋 牛弘 靖请开献书之路,极论废兴,述五厄之説,则书之厄也久矣。”
    • 4.
      傅郭释义:指靠近外城。
    • 5.
      北郭释义:⒈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 亦指城外的北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 人葬 庄公 於北郭。”杜预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汉 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 寧采臣 ﹞适赴 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⒉“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清 吴伟业 林云凤《梅花庵话雨联句》:“北郭 余偕隐,东山 尔共瞻。”⒊复姓。春秋 齐 有大夫 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6.
      南郭释义:⒈南面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宋 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四:“南郭清游继 颜 谢,北窗归卧等 羲 炎。”清 宋琬《张幼量话金陵赋赠》之二:“名园南郭外,公子命扁舟。”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东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⒉指 南郭子綦。宋 朱熹《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一:“独往但凭 南郭 几,远游休剪 北山 莱。”明 何景明《愚庵王公瓖》诗:“早投 南郭 隐,不待《北山文》。”宁调元《燕京杂诗》:“东方 玩世成飢饿,南郭 仰天似槁
    • 7.
      坚壮释义:坚固高大。宋 苏辙《论黄河软堰札子一首》:“若使所塞坚壮不可动摇,则涨水咽怒必为上流之患。”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汴 之外城,周 世宗 时开筑,神宗 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辽史·耶律铎轸传》:“十七年,城西边,命 鐸軫 相地及造战舰,因成楼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马,规制坚壮。”
    • 8.
      城郭释义: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 9.
      外门释义:⒈大门。⒉外城门。
    • 10.
      展拓释义:⒈开辟,扩充。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汴 之外城,周世宗 时所筑,神宗 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明 文徵明《记长洲县重修儒学》:“歷 元 及国朝数有建置,而踵其庳陋,无所展拓。”《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十四年,展拓两郊坛宇,更新幄次。”⒉豁达,开阔。《朱子语类》卷一○一:“张思叔 敏似 和靖,伊川 称其朴茂,然亦狭,无展拓气象。”清 陈光淞《庸盦笔记·幽怪一·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按语:“前后约六千餘字,融会贯通,思议展拓超迈,均为前人所未及。”⒊施展,作为。宋 文天祥《
    • 11.
      巡街释义:巡街,汉语词语,意思是.在城内巡逻.御史职名之一负责京都外城治安出自儒林外史》
    • 12.
      广渠门释义: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
    • 13.
      石郭释义:⒈石筑的外城。亦喻坚固如石。《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筑臺於 章华 之上,闕为石郭,陂 汉,以象 帝舜。”晋 左思《蜀都赋》:“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 成都。”《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石郭天池,周緜千里。”⒉见“石椁”。
    • 14.
      罗郭释义:外城。
    • 15.
      营丘释义:⒈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营丘,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三国 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吕尚,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唐 李白《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春秋 时名 缘陵,汉 置 营陵县。⒉晋 时郡名。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廆
    • 16.
      街道厅释义:明 清 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亦指该厅的长官。明 沉榜《宛署杂记·街道》:“故设官有街道厅、街道房,不可胜纪,姑记其大者。”清 吴长元《宸垣识略·外城一》:“街道厅署在 东珠市口 大街。”《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新任街道厅 魏老爷 上门请二位老爷的安……那街道厅冠带着进来,行过了礼,分宾主坐下。”参阅《清通志·职官二》。
    • 17.
      西郭释义:⒈西边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十二月﹞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⒉复姓。汉 有 西郭嵩。
    • 18.
      郛邑释义:外城。
    • 19.
      郛郭释义:⒈外城。 《韩非子·难二》:“赵简子 围 卫 之郛郭。”晋 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明 何景明《拟古诗》之十一:“郛郭蔽枌檟,狐兔翔城隅。”⒉泛指城郭,城市。《隋书·炀帝纪下》:“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若乃不郛郭,不宫室,不播殖穹帐寄而水草逐者,惟 瀚海 南北部及 準部、青海 诸部则然。”⒊比喻屏障。汉 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
    • 20.
      郭围释义:外城边沿。

外城(wai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城是什么意思 外城读音 怎么读 外城,拼音是wài chéng,外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