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韩碑 韩碑的意思
hánbēi

韩碑

简体韩碑
繁体韓碑
拼音hán bēi
注音ㄏㄢˊ ㄅ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bēi,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组词】: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基本含义

韩碑是一个由韩愈的姓和碑的意思组成的成语,意为“韩愈的碑”。韩愈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韩碑的意思

韩碑 [hán bēi]

1. 指唐代韩愈撰写的《平淮西碑》。宪宗时,摄蔡州刺史吴元济反于淮西,宰相裴度及唐、随、邓节度使李愬受命讨伐,平定叛乱。韩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诏撰《平淮西碑》文颂其功绩,因称“韩碑”。唐李商隐有《韩碑》诗,极称其文。

韩碑 引证解释

⒈ 指 唐 代 韩愈 撰写的《平淮西碑》。 宪宗 时,摄 蔡州 刺史 吴元济 反于 淮西,宰相 裴度 及 唐、随、邓 节度使 李愬 受命讨伐,平定叛乱。 韩愈 为行军司马, 淮 蔡 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诏撰《平淮西碑》文颂其功绩,因称“韩碑”。 唐 李商隐 有《韩碑》诗,极称其文。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一:“混茫收 禹 甸,灵异纪 韩 碑。”
清 李元度 《与柳毅斋书》:“顾以《逸周书》考之, 宣王 中兴诸诗,多夸而失实,无论 韩 碑、 柳 雅之过侈也。”


韩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孔鼎释义:正考父 庙之鼎。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 注:“考父 庙之鼎。”唐 李商隐《韩碑》诗:“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宋 欧阳修《集古录目序》:“汤 盘,孔 鼎,岐阳 之鼓,岱山、邹邑、会稽 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 2.
      汤盘释义:⒈《礼记·大学》:“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颖达 疏:“汤 之盘铭者,汤 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於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汤盘”为自警之典。唐 李商隐《韩碑》诗:“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⒉盛菜汤的盘子。宋 洪巽《旸谷漫录》:“厨娘发行奩,取锅、銚、盂、勺、汤盘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于是收了汤盘上去,送上一盘白汁鱖鱼来。”
    • 3.
      灵鳌释义: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三国 魏 曹植《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神岳儼嵯峩!”唐 李商隐《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元 周权《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餘,偶堕灵鼇背。”
    • 4.
      虎貔释义:比喻勇猛的战士。 语出《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唐 杨巨源《寄申州卢拱使君》诗:“领郡仍闻总虎貔,致身还是见男儿。”唐 李商隐《韩碑》诗:“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韩碑(hanb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韩碑是什么意思 韩碑读音 怎么读 韩碑,拼音是hán bēi,韩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韩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