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德 文德的意思
wén

文德

简体文德
繁体
拼音wén dé
注音ㄨㄣˊ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文德的意思

文德 [wén dé]

1. 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3. 写文章的道德。

文德 引证解释

⒈ 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言武功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
元 傅若金 《书南宁驿》诗:“也知文德能柔远,传道新恩欲罢征。”
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呢?自然只有修文德以服‘远人’的 日本 了。”

⒉ 写文章的道德。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又不幸而 榆关 失守, 热河 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讲文德的也有,骂人固然可恶,俏皮也不文明,要大家做正经文章,装正经脸孔,以补‘不抵抗主义’之不足。”


国语词典

文德 [wén dé]

⒈ 礼乐教化。

《书经·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⒉ 唐僖宗的年号(西元888)​。


文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加释义:⒈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郑玄 注:“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 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尔躬。’”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天子御 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仪典甚盛。”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然则,不必三加,而未始不冠;不必六礼,而未始不婚。”⒉指三次加兵。《左传·定
    • 2.
      乃武乃文释义: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 3.
      二帝释义:⒈指 唐尧 与 虞舜。 《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唐 孔颖达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 尧 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明 袁宏道《志别种山阁作》诗:“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⒉指 晋怀帝 与 晋愍帝。《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帝失尊,山陵无所。”吕向 注:“二帝谓 愍 怀。怀帝 为 刘曜 所虏,愍帝 为 刘粲 所虏。”⒊指 宋徽宗 与 宋钦宗。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 4.
      允文释义:谓有文德。
    • 5.
      八行释义:《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 注引 汉 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 奴来,赐书,见手跡,欢喜何量,见於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唐 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云委八行,抒劳思於彩笔。”宋 梅尧臣《王公慥东归》诗:“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清 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千里从人索好音。”《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过年,也想到京里走走,看看有什么路子,弄封把八行,还是出来做他的典史。”李劼人《大
    • 6.
      内禅释义: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禪”。 晋 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 舜 内禪,体文德也;汉 魏 外禪,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唐 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铭》:“歷选内禪,生人以来,振古及 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宋 叶适《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孝宗 寻内禪,公即求补外。”《清史稿·礼志八》:“﹝ 乾隆 ﹞六十年,高宗 内禪,称太上皇帝。”
    • 7.
      前文人释义:前代有文德的人。
    • 8.
      包戈释义:把武器裹扎起来。 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武王 克 殷 返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孔颖达 疏:“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宋 欧阳修《东阁雨中》诗:“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宋 司马光《辞免馆件札子》:“况圣朝包戈,专以文德怀抚北夷。”
    • 9.
      告止幡释义:亦作“告止旛”。唐 宋 时官吏仪仗,在前引道者所执之旗,上有“告止”两字,以禁止行人,犹后来所用的“肃静”、“回避”牌。《新唐书·仪卫志下》:“亲王卤簿。有清道六人……次告止旛四,传教旛四,信旛八。凡旛皆絳为之。”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今上 熙寧 五年,方讲日朔 文德殿 视朝立仗之仪……黄麾幡一,告止幡一。”
    • 10.
      圣文释义:⒈指圣人的文章典籍。⒉谓天子的文德。⒊指周文王。⒋指汉文帝。
    • 11.
      备乐释义:指具备文德、尽善尽美的音乐。《左传·成公十二年》:“貺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郑玄 注:“乐以文德为备,若《咸池》者。孔子 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12.
      女君释义:⒈姬妾称国君的正妻。《仪礼·丧服》:“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舅姑等。”郑玄 注:“女君,君适妻也。”⒉妾对夫的正妻亦称“女君”。《释名·释亲属》:“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夫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平反》:“召鞠 魏 妾,搒掠一加,服不移晷。盖妒其女君,谓独陷以是罪,可必杀之也。”清 黄遵宪《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拳拳事女君,缩缩足循墙。”⒊皇后。《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遂立为皇后”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魏书》曰:“后上表谢曰:‘……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处中
    • 13.
      完行释义:⒈使操行完美。 汉 王充《论衡·佚文》:“文德之操,治身完行,徇利为私,无为主者。”⒉完美的操行。《后汉书·杜林传》:“国无廉士,家无完行。”《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臣闻古之建官,员不必备,士有完行,家有廉节,朝庭有餘俸,百姓有餘食。”
    • 14.
      层观释义:高耸的楼观。《后汉书·梁冀传》:“缮修层观,数年乃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凤阳门 三臺洞开,高三十五丈,石氏 作层观架其上。”《新唐书·魏徵传》:“文德皇后 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 昭陵。”
    • 15.
      峡纸释义:古代 峡州 所产的纸。质坚韧,久藏不损。宋 欧阳修《笔说·峡州河中纸说》:“余为县令时,有 孙文德 者,本三司人吏也,尝劝余多藏峡纸。云其在省中,见天下帐籍,惟 峡州 不朽损。”峡州,在今 湖北 宜昌市 境。
    • 16.
      崇隆释义:⒈亦作“崇嶐”。高,高起。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西山崇隆,小瀑屡屡从山岭悬注。”清 黄景仁《池阳写望》诗:“池阳山水窟,石城鬱崇嶐。”佘疚侬《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登慧山》诗:“地势隔江远,西去逾崇隆。”⒉严正。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惟时风宪崇隆,官吏严肃,刺不易投,三日犹未得见方伯。”⒊高尚伟大。《太平天囯文选·常熟报恩牌碑序》:“虞山 高耸,并文德之崇嶐;琴水 冲融,通武功之振奕。”郭沫若《祭李闻》:“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无上之崇隆。”
    • 17.
      干羽释义:⒈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 文舞执羽,武舞执干。⒉指文德教化。
    • 18.
      彫残释义:⒈凋散;零落。 晋 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自顷輈张,困於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彫残。”宋 朱淑真《腊月踯躅》诗:“园林经腊正彫残,独尔花开烂漫鲜。”⒉指残缺破损。清 吴伟业《永和宫词》:“巫阳 莫救 仓舒 恨,金锁彫残玉筯红。”⒊指劫余的百姓。《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文帝 以其功,加 则 护 羌 校尉,赐爵关内侯”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则 到官,内抚彫残,外鳩离散,今见户千餘。”《资治通鉴·唐僖宗文德元年》:“荆南 兵荒之餘,止有一十七家,禹(郭禹)励精为治,抚集彫残,通商务农,晚年殆及万户
    • 19.
      徽文释义:⒈盛美之文德。 ⒉美好的诗文。
    • 20.
      慈恩寺释义:唐 代寺院名。 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唐 玄奘 自 印度 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 雁塔,用以收藏从 印度 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龙 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 曲江 上,题名 雁塔。雁塔 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 宋

文德(wen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德是什么意思 文德读音 怎么读 文德,拼音是wén dé,文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