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 [róu rán]
1. 古族名。
柔然 引证解释
⒈ 古族名。 北朝 称为 蠕蠕,南朝 称为 芮芮。《隋书》称为 茹茹。本为 东胡 族的一支。初属 拓拔 部。 南北朝 时始强大,后在 西魏 废帝 时为 突厥 所灭。参阅《魏书·蠕蠕传》。
引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夫 崔浩 之佐 魏,料敌制胜,变化无穷,此其智之不可敌,虽 子房 无以远过也,而其料 柔然,尤为奇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此皆圣训炳煌,视 魏道武 改 柔然 为 蠕蠕 者,何啻沧海之与蹄涔。”
国语词典
柔然 [róu rán]
⒈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初属拓拔部,为东胡族的苗裔。自始祖木骨闾传至社仑,凶狡有权变,南北朝时渐强大,渡漠北,侵高车,并合诸部,国势大振。其后屡败于北魏,于西魏废帝时,为突厥所灭。
柔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颜释义:乞颜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源出古东胡柔然族,属于蒙古族始祖。
- 2.
克汗释义:即可汗。古代 柔然、突厥、回纥、蒙古 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 3.
可贺敦释义:亦省作“可敦”。古代 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 等民族对可汗妻的称呼。
- 4.
吐贺释义: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姓。
- 5.
幢将释义:六朝时武职名。禁卫军将领。《魏书·来大干传》:“迁内幢将,典宿卫禁旅。”《北史·魏阴平王烈传》:“道子 子 洛,位羽林幢将。”《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内都幢将。”胡三省 注:“百人为幢,幢有帅,柔然 之法也。魏 幢将主三郎卫士、直宿禁中者,自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统之。”
- 6.
牙帐释义:指中国古代将帅所居营帐,也指边境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的“首都”。
- 7.
芮芮释义:⒈细柔貌。《说文·艸部》:“芮,芮芮,艸生皃。”段玉裁 注:“芮芮与茙茙双声,柔细之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石龙芮》﹝释名﹞引 陶弘景 曰:“生于石上,其叶芮芮短小,故名。”⒉古族名。即 柔然。《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芮芮 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胡三省 注:“芮芮,即 蠕蠕,南人语转耳。”
- 8.
茹茹释义:⒈即柔然。⒉复姓。
- 9.
营幕释义:营帐。 《孙子·行军》“鸟集者,虚也”唐 陈皞 注:“此言敌人若去,营幕必空,禽鸟既无畏,乃鸣集其上。”《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柔然 营幕,户席皆东向,扶风王 孚 请正南面,后曰:‘我未见 魏主,固 柔然 女也。’”明 陈子龙《伤春》诗:“星陨牙旗动,沙飞营幕空。”邹韬奋《萍踪忆语》九:“原有一千四百六十八个这样的营幕,现在加到二千九百十六个。”
- 10.
蝚蠕释义:古国名。即 柔然。
- 11.
进袭释义:进攻袭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 清 军﹞五日之内退出原驻地方百里以外,只留巡警保卫地方。民军亦不得进袭。”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日 寇不断的在进袭,不单是水陆并进,而是水陆空品进。”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而塞外的 柔然,则随时在寻找进袭的机会。”
- 12.
郁久闾释义:古 柔然 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