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jì yuǎn]
1. 寄送远方。谓寄给在远方的丈夫。
寄远 引证解释
⒈ 寄送远方。谓寄给在远方的丈夫。
引唐 韩愈 《短灯檠歌》:“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牀。”
元 陈基 《秋日杂兴》诗之四:“银灯夜照还家梦,金翦秋裁寄远衣。”
寄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剩肯释义:真肯。唐 杜牧《代人寄远》诗之二:“賸肯新年归否?江 南緑草迢迢。”宋 赵彦端《水调歌头·为寿》词:“賸肯南游否?蓬海试穷探。”宋 杨万里《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宗柴扉》诗:“賸肯早归来,盈尊酒初緑。”
- 2.
半照释义:⒈谓月球的半面受日光照射。《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唐 孔颖达 疏:“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⒉指半边月。唐 韩偓《寄远》诗:“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乾。”⒊半片破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 诗卷六引《古今诗话》:“有苍头卖半照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 直引至其居,出半照以合之。”参见“半镜”。
- 3.
帘衣释义:《南史·夏侯亶传》:“﹝ 亶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 夏侯 妓衣。 ”后因谓帘幕为帘衣。唐 陆龟蒙《寄远》诗:“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宋 周邦彦《浣溪纱》词:“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明 汪廷讷《狮吼记·谈禅》:“水晶宫移向人寰,白玉楼隐在帘衣。”清 钱谦益《己丑岁暮讌集感怀》诗之二:“霜隔帘衣春盎盎,月停歌板夜徐徐。”
- 4.
楚望释义:《左传·哀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 之望也。”望,古代祭祀山川的专称。后以“楚望”指 楚 地的山川。南朝 宋 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诗:“江 汉 分 楚 望,衡 巫 奠南服。”唐 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诗:“指涂躋 楚 望,策马傍 荆 岑。”唐 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楚 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 5.
楚越释义:楚国 和 越国。喻相距遥远。《庄子·德充符》:“仲尼 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 楚 越 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成玄英 疏:“楚 越 迢递,相去数千。”《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爰造异论,肝胆 楚 越。”李善 注:“高诱《淮南子》注曰:‘肝胆,喻近也;楚 越,喻远也。’”唐 李白《寄远》诗之八:“坐思行叹成 楚 越,春风玉颜畏销歇。”清 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词:“百年復几许?慷慨一何多…… 楚 越 等閒耳,肝胆有风波。”
- 6.
残岁释义:⒈馀年。唐 方干《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诗:“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唐 唐彦谦《梅亭》诗:“髮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⒉岁末。宋 杨万里《悯农》诗:“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裡闰添长。”
- 7.
然桂释义:谓以桂作薪。亦形容物价昂贵。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唐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唐 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宿雨方然桂,朝飢更摘蔬。”
- 8.
长謡释义:⒈放声高歌。 晋 刘琨《答卢谌》诗:“何以叙怀,引领长謡。”唐 骆宾王《晚泊河曲》诗:“仙查不可託,河上独长謡。”清 顾炎武《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语罢长謡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⒉长篇乐曲或诗歌。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曾是縈旧想,览物奏长謡。”唐 沉佺期《登瀛州南城楼寄远》诗:“离居欲有赠,春草寄长謡。”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謡寄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