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询 [zhēng xún]
1. 征求询问意见。
例征询一些名作家的意见。
英[query; consult;]
征询 引证解释
⒈ 征求询问。
引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附录》:“法国 也愿出卖枪炮并派人传授制造法, 咸丰帝 很满意,征询 曾国藩 意见。”
魏巍 《前线童话》:“那 朝鲜 少女微笑着征恂似地望着她的母亲。”
国语词典
征询 [zhēng xún]
⒈ 征求询问。
例如:「这件事必先征询他的意见,然后再作决定。」
征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问释义:地位高的人亲临慰问或征询意见。
- 2.
佥谐释义:⒈《书·舜典》记帝舜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僉曰”、“汝谐”之语,后遂以“僉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⒉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 3.
关咨释义:⒈征询。⒉嘱咐;关照。
- 4.
关谘释义:⒈征询。《南齐书·郁林王纪》:“乃谋出 高宗 於 西州,中勑用事,不復关諮。”《南齐书·江祏传》:“高宗 虽顾命羣公,而意寄多在 祏 兄弟。至是更直殿内,动止关諮。”⒉禀报请示。《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军兴以来,处事不用律令,竞作新意,临事立制,朝作夕改,至於主者不敢任法,每輒关諮,非为政之体也。”
- 5.
再刺释义:指古代审理刑狱时,向地方官吏征询意见。
- 6.
博谘释义:广泛(普遍)的征询。
- 7.
大询释义:古谓君向臣民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
- 8.
旁谘释义:广泛征询。
- 9.
旁资释义:⒈横向征询。⒉就近资助。
- 10.
稽谋释义:考察其计谋;向人征询意见。
- 11.
筑室道谋释义:《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意思是说盖房子的时候随便向过路的人请教,那是肯定盖不好的。后用以比喻无主见,盲目地征询意见,人多言杂,办不成事。
- 12.
衢室释义:⒈相传 唐尧 征询民意的处所。《管子·桓公问》:“黄帝 立明臺之议者,上观於贤也;尧 有衢室之问者,下听於人也。”《子华子·晏子问党》:“尧 居於衢室之宫,垂衣而襞幅,邃如神明之居。”《宋书·临川王义庆传》:“伏惟陛下惠哲光宣,经纬明远,皇阶藻曜,风猷日昇,而犹询衢室之令典,遵明臺之叡训,降渊虑於管库,紆圣思乎版筑,故以道邈往载,德高前王。”⒉泛指古代帝王听政之所。南朝 梁 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太祖 文皇帝 恭己明臺之上,听政衢室之下,九官咸静,万绩惟凝。”唐 德宗《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芳樽满衢
- 13.
询访释义:⒈征询访问。 《后汉书·李固传》:“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羣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凡所询访,皆合大猷。”清 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芻蕘葑菲,均可备询访於輶轩。”⒉查访。明 海瑞《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询访未的,妄信人言。”清 张之洞《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请密加询访,如确有识认 沉克諴 之人,迅速资遣来京,令其辨认,以别真伪。”
- 14.
诹访释义:咨询;征询。
- 15.
谘式释义:谓征询如何才合乎礼仪规范。
- 16.
谘畴释义:访问,征询。语本《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蔡沉 集传:“畴,谁;咨,访问也;若,顺;庸,用也。
- 17.
谘诹释义:⒈征询,访问。 ⒉商量。⒊鸟叫声。
- 18.
跋烛之咨释义:《旧唐书·柳公权传》:“每 浴堂 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以“跋烛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询。
- 19.
通过释义:⒈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穿过:电流通过导线。队伍通过了沙漠。路太窄,汽车不能通过。⒉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通过决议。该提案以四分之三的多数票获得通过。⒊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老艺人收集民间故事。通过座谈会征询意见。⒋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通过组织。通过领导。这问题要通过群众,才能做出决定。
- 20.
鼗铎释义: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