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迈 [yú mài]
1. 亦作“逾迈”。
2. 过去;消逝。
4. 超越。
逾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踰迈”。
⒉ 过去;消逝。
引《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孔 传:“言我心之忧,欲改过自新,如日月并行过,如不復云来。”
晋 陶潜 《自祭文》:“寒暑逾迈,亡既异存。”
《晋书·惠帝纪》:“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故其所以自信而喜,为无忝所生,为死而不朽,乃不觉逾迈之,可悲也。”
⒊ 超越。
引《南齐书·谢朓传》:“去夏之事,颇有微诚,赏擢曲加,踰迈伦序,感悦未闻,陵竞弥著。”
国语词典
逾迈 [yú mài]
⒈ 时间的消逝。
引《书经·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上·夏恭传》:「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逾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未极释义:⒈无穷远处;没有期限。《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汉 王粲《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⒉未到尽头;未达极点。南朝 齐 谢朓《游敬亭山》诗:“我行虽紆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宋 叶适《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为 潮州 铭,言其学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见所谓《春秋解》者,良悔前铭称美未极,且怪诸子不早示余也。”⒊没有停止。《楚辞·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嬋媛兮为余太息。”王逸 注:“极,已也。”⒋谓尚未疲困。汉 张衡《东京赋》
- 2.
超远释义:⒈遥远。《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王逸 注:“言身弃平原山壄之中,去家道甚远也。”南朝 梁 江淹《侍始安王石头》诗:“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 湘。”⒉疏远。《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王夫之 通释:“超远,疎远也。”⒊超脱;高超深远。《北史·隐逸传序》:“何必御霞乘云而追日月,穷极天地,始为超远哉!”宋 欧阳修《荐司马光札子》:“而其识虑超远,性尤慎密。”清 恽敬《答伊扬州书四》:“所惠 香山老人 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
- 3.
逸景释义:⒈消逝的光阴;逾迈的日影。⒉指快马。
- 4.
逾迈释义:⒈亦作“踰迈”。过去;消逝。《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孔 传:“言我心之忧,欲改过自新,如日月并行过,如不復云来。”晋 陶潜《自祭文》:“寒暑逾迈,亡既异存。”《晋书·惠帝纪》:“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清 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故其所以自信而喜,为无忝所生,为死而不朽,乃不觉逾迈之,可悲也。”⒉超越。《南齐书·谢朓传》:“去夏之事,颇有微诚,赏擢曲加,踰迈伦序,感悦未闻,陵竞弥著。”
- 5.
遐邈释义:⒈辽阔;辽远。 晋 孙绰《喻道论》:“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是以有方之识,各期所见。”明 刘基《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括苍》:“山川遐邈,日月逾迈。”清 周亮工《追报亡友黄汉臣书》:“徒以十年 闽 海,三载 青 齐,踪迹遐邈,有类投荒,不及望见先生颜色。”⒉久长;久远。《北史·突厥铁勒传论》:“四夷之为中国患也,久矣,北狄尤甚焉。种落实繁,迭雄边塞,年代遐邈,非一时也。”《隋书·礼仪志一》:“朝廷宪章,其来已旧,或得之於升平之运,或失之於凶荒之年,而世载遐邈,风流讹舛。”明 杨慎《清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