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qī yán]
1. 指七字诗句。指七言诗。
七言 引证解释
⒈ 指七字诗句。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隋书·音乐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凡七言多上四字相连,而下三字足之。”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⒉ 指七言诗。
引《汉书·东方朔传》:“朔 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 向 所録 朔 书具是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
《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 汉武 柏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
国语词典
七言 [qī yán]
⒈ 七个字的诗句。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⒉ 七言诗。
引《陈书·卷二七·江总传》:「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七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字释义:指七言诗。
- 2.
七排释义:七言排律的省称。
- 3.
七絶释义:七言绝句的省称。
- 4.
七言体释义:即七言诗。 郭沫若《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拿七言体来说,正式出现于 曹丕 的诗中,但它真正流行起来还来 唐朝,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
- 5.
七言律释义:见“七言律诗”。
- 6.
七言诗释义:每句七字的旧诗,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 7.
七言释义:⒈指七字诗句。⒉指七言诗。
- 8.
三五七言诗释义:诗体的一种。 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 唐 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復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 题解:“古无此体,自 太白 始。”
- 9.
三寸气释义:犹言一口气。借指生命。唐 吕岩《七言》诗:“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一朝身死无人救,三寸气在千般有。”
- 10.
三清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11.
下场诗释义: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明 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 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 12.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13.
今体诗释义:对古体诗而言。亦称近体诗。凡五七言律、排律、律绝,皆属今体。形成于 唐 代。
- 14.
佛偈释义: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
- 15.
借韵释义:五、七言近体诗,如首句入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韵,称为借韵。
- 16.
偏格释义:五言律诗以仄声起者,谓之正格;以平声起者,谓之偏格。七言律诗反是。绝句同此。
- 17.
六一炉释义:道家的炼丹炉。唐 吕岩《七言》诗之十六:“九三鼎内烹如酪,六一炉中结似霞。”前蜀 贯休《寄天台道友》诗:“冷立千年鹤,閒烧六一炉。”参见“六一泥”。
- 18.
六言释义:⒈六种美德:仁、知、信、直、勇、刚。《论语·阳货》:“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非君不肃。”⒉谓六言诗。每句均为六字的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北史·阳休之传》:“当 文襄 时,多作六言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絶。”
- 19.
减字释义:唐 宋 曲子词中的术语。 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 20.
刘阮释义: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唐 吕岩《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后蜀 顾夐《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明 陆采《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村。”《宦海》第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