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 [xiāo zāi]
1. 消除灾祸。
消灾 引证解释
⒈ 消除灾祸。
引《后汉书·党锢传·尹敏》:“上疏陈《洪范》消灾之术。”
《三国志·魏志·张臶传》:“詔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復异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吃人钱财,与人消灾。”
国语词典
消灾 [xiāo zāi]
⒈ 免除灾祸。
引《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尹敏传》:「建武二年,上疏陈洪范消灾之术。」
《红楼梦·第五六回》:「我们是奉老太太、太太之命,为保佑他延寿消灾的。」
消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者释义:⒈同时称举几个人或几件事物,分别逐一叙述时用之。《公羊传·文公十一年》:“兄弟三人,一者之 齐,一者之 鲁,一者之 晋。”《百喻经·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⒉常与“二者”、“三者”等连用,列举事物的原因、目的或条件。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母亲!你孩儿此来,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进取去。”《水浒传》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烧炷香,消灾灭罪;二者,躲过这场灾晦;三者,做些买卖,观看外方景致。”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
- 2.
丘祷释义:《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 请祷……子曰:‘丘 之祷久矣。’”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
- 3.
修禳释义:祭祷消灾。
- 4.
厌劾释义:谓用迷信的方法消灾除邪。
- 5.
命缕释义: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风俗通·佚文十四》。
- 6.
大悲咒释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经咒之一。 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简称。旧谓念咒可使死者在阴间消灾。
- 7.
平安醮释义:旧时为一般祈福消灾举行的“打醮”仪式,与因病或因丧事延请僧道诵经祈祷的“打醮”有别。
- 8.
弭禳释义:谓祷神消灾。
- 9.
戴求吉符释义:是撒拉族保佑平安、避邪消灾的护身符物。
- 10.
拜愿释义:旧时迷信习俗,农历五月十三日,从自己家门且行且拜到城隍庙拜祷,祈求降福消灾,称为“拜愿”。 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宣府志》:市人於五月十三日,为父母妻子或己身疾病具香纸牲醴於城隍庙拜祷,自其家门,且行且拜,至庙乃止,谓之拜愿。”
- 11.
放堂释义:旧时施主在寺庙中普遍布施僧众以期消灾得福,叫“放堂”。
- 12.
施食释义:⒈施舍食物。唐 于鹄《温泉僧房》诗:“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山村无施食,盥洗亦安禪。”唐 白居易《观游鱼》诗:“绕池閒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鉤。”⒉佛教仪式。阿难 在静室中修习禅定,焰口 鬼王告 阿难 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於明日普施鬼神,以 摩竭陀国 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 问佛,佛为其说此施食的方法。见《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教阿难陀缘由》。后遂用为转障消灾延年益寿而向饿鬼施食的一种仪式。俗名放焰口,又称瑜伽焰
- 13.
无岁释义:谓荒年。《后汉书·郎顗传》:“﹝ 顗 ﹞并陈消灾之术曰……‘靁者号令,其德生养。号令殆废,当生而杀,则靁反作,其时无岁。’”李贤 注:“雷以冬鸣,则岁飢也。”唐 张说《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诗:“河 朔 人无岁,荆 南义廪开。”
- 14.
暗九释义:俗谓岁数逢“九”的倍数为“暗九”(逢“九”为“明九”)。 或以为“九”是难关,须祈福消灾。《红楼梦》第八八回:“鸳鸯 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塲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 15.
服日释义:道教修养法之一。 存日象于心中,光照心内,后渐上升,出喉咙至齿间,再回还胃中。习之者以为可除疾、消灾、延年。《云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华,如服日法。”宋 张孝祥《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天公遣注长生籍,服日飡霞。”
- 16.
法印释义:法印,道教术语。 道教法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
道教法印和令牌作为正一箓法中十分重要的法物,施用于道教符箓斋醮,即护身通神、炼度济人、消灾驱邪等科仪及宗教活动中,历来为道教中人所认重。
- 17.
灾厄释义:亦作“戹厄”。亦作“灾阸”。灾祸;苦难。《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三难异科,杂焉同会。”前蜀 杜光庭《众修北帝衙醮词》:“伏乞解除灾厄,延益年龄,落死籍于 北酆,上生名于南极。”元 柯丹邱《荆钗记·遐契》:“春牛上宅,并无灾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成就人功名,度脱人灾厄,撮合人夫妇,这样的事,往往有之。”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九宫纪年论》:“阳九百六,当癸丑、甲寅之岁,为灾戹之会,而得五福、太一移入中都,可以消灾为祥。”
- 18.
灾晦释义:亦作“灾悔”。灾难,晦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説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灾晦。”《水浒传》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烧炷香,消灾灭罪;二者躲过这场灾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又不时有那来求子的,来做道场保禳灾悔的。”
- 19.
烧财神释义:⒈旧时迷信的人祭财神消灾求福,称“烧财神”。参见“烧路头”。⒉指奉承富人。
- 20.
烧路头释义:⒈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魔头虽然凶横,一见了外国人,便吓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点香烛赔礼,还要他烧路头。”自注:“烧路头,祀财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烧路头之典,妓院最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上海 妓院遇了烧路头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场面’。”⒉比喻送礼求情。钱锺书《围城》五:“那女人在房里狠声道:‘打了你耳光,还要教你向我烧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