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奉行 奉行的意思
fèngxíng

奉行

简体奉行
繁体
拼音fèng xíng
注音ㄈㄥˋ ㄒ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1) 恭敬地用手捧着。【例句】: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组词】: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组词】: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4) 信仰。【组词】:信奉。素奉佛教。(5) 供养,伺候。【组词】:奉养。供奉。侍奉。(6) 姓。(7) 古同“俸”,薪金。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奉行指遵循、执行某种信念、原则或政策。

奉行的意思

奉行 [fèng xíng]

1. 履行。

奉行诺言。

[ pursue; follow; ]

2. 执行。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清·方苞《狱中杂记》

奉行 引证解释

⒈ 遵照实行。

《孔子家语·六本》:“子夏 曰:‘ 商 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州县官吏日夜奉行,残伤其肌体,散离其父子,破坏其生业,为国歛怨。”
冯骥才 《老夫老妻》:“在那道德沦丧的岁月里,他也没丢弃过自己奉行的做人的原则。”

⒉ 佛经末尾“流通分”中,多用以表示听众服膺之意。

《不退转法轮经·安养国品》:“皆大欢喜,顶受奉行,作礼而退。”


国语词典

奉行 [fèng xíng]

⒈ 照著去做。

《三国演义·第五回》:「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遵行


奉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实施释义:实行(法令、政策等):付诸实施。 实施细则。实施新的办法。
    • 2.
      执行释义:⒈依照政策、法令、决议、计划等实行:严格执行计划。⒉法律判决、裁定中负有义务的一方按照判决、裁定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法律行为。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依据另一方的申请,可依职权强制其履行义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半年。
    • 3.
      实行释义: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
    • 4.
      履行释义:实行(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履行诺言。履行国际主义义务。
    • 5.
      推行释义:普遍实行;推广(经验、办法等):推行新方案。 推行生产责任制。
    • 6.
      遵行释义:遵照实行或执行:即请批示,以便遵行。

奉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结盟国家释义: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出席。至1996年,不结盟国家增至113个。
    • 2.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3.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4.
      信受奉行释义: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 5.
      信奉释义:⒈信仰并崇奉:基督教徒信奉上帝。 ⒉相信并奉行:信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6.
      兴廉释义:⒈推举廉士。 ⒉倡导廉洁。⒊奉行廉洁。
    • 7.
      兼士释义: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
    • 8.
      制使释义:⒈制约。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精积於其本,则血气相承受;贤积於其主,则上下相制使。”宋 叶适《新书》:“以后衝前,以新改旧,凡朝廷上下之所恃以相维持、相制使者,奉行此书而已。”⒉皇帝派遣的使者。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制使出巡,人填道迎,显公德。”参阅《唐律疏议》卷十。⒊宋 代殿前司所属下级军职。《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 因盖 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 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
    • 9.
      印画释义:谓帝王在诏令或奏章上用印画可。犹今言批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已印画,枢密使 张居翰 覆视。”胡三省 注:“印者,用中书印;画者,画可。”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其他事无小大,一用熟状拟进。入,上亲批,可其奏,印以御宝,谓之印画。降出,宰相奉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若常事,即依旧进入,候印画付外。”
    • 10.
      后法释义:后世奉行的法则。
    • 11.
      善策释义: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多善策。”清 林则徐《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 吐蕃),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 12.
      处和释义:⒈奉行平和之道。汉 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汉 荀悦《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南朝 梁 沉约《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⒉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燕 人请和,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燕 相 将渠 以处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 13.
      大善知识释义:大有德之善知识。即教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之善友。
    • 14.
      奉三无私释义:奉:奉行;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旧时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
    • 15.
      奉公守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 16.
      奉公正己释义: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17.
      奉公释义:奉行公事:克己奉公。
    • 18.
      奉公不阿释义: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19.
      奉修释义:犹奉行。
    • 20.
      奉公如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奉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结盟国家释义: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出席。至1996年,不结盟国家增至113个。
    • 2.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3.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4.
      信受奉行释义: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 5.
      信奉释义:⒈信仰并崇奉:基督教徒信奉上帝。 ⒉相信并奉行:信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6.
      兴廉释义:⒈推举廉士。 ⒉倡导廉洁。⒊奉行廉洁。
    • 7.
      兼士释义: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
    • 8.
      制使释义:⒈制约。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精积於其本,则血气相承受;贤积於其主,则上下相制使。”宋 叶适《新书》:“以后衝前,以新改旧,凡朝廷上下之所恃以相维持、相制使者,奉行此书而已。”⒉皇帝派遣的使者。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制使出巡,人填道迎,显公德。”参阅《唐律疏议》卷十。⒊宋 代殿前司所属下级军职。《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 因盖 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 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
    • 9.
      印画释义:谓帝王在诏令或奏章上用印画可。犹今言批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已印画,枢密使 张居翰 覆视。”胡三省 注:“印者,用中书印;画者,画可。”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其他事无小大,一用熟状拟进。入,上亲批,可其奏,印以御宝,谓之印画。降出,宰相奉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若常事,即依旧进入,候印画付外。”
    • 10.
      后法释义:后世奉行的法则。
    • 11.
      善策释义: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多善策。”清 林则徐《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 吐蕃),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 12.
      处和释义:⒈奉行平和之道。汉 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汉 荀悦《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南朝 梁 沉约《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⒉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燕 人请和,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燕 相 将渠 以处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 13.
      大善知识释义:大有德之善知识。即教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之善友。
    • 14.
      奉三无私释义:奉:奉行;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旧时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
    • 15.
      奉公守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 16.
      奉公正己释义: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17.
      奉公释义:奉行公事:克己奉公。
    • 18.
      奉公不阿释义: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19.
      奉修释义:犹奉行。
    • 20.
      奉公如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奉行造句

1.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

2.在几次围剿中,尽管反动派奉行什么杀光、烧光和斩尽杀绝的“清剿”政策,但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诸佛的教导。

5.我们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6.而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尤为佛家的重要诫语。

7.如果完全奉行故事,就不可能开创新的局面。

8.倘使人们果真都奉行知雄守雌的哲学,互不相“争”,社会还能进步吗?

奉行(feng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奉行是什么意思 奉行读音 怎么读 奉行,拼音是fèng xíng,奉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奉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