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 [jiā jì]
1. 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英[family obit;]
家祭 引证解释
⒈ 家中对祖先的祭祀。 《新唐书·艺文志二》有 孟詵 《家祭礼》一卷,今已不传。
引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
国语词典
家祭 [jiā jì]
⒈ 家中的私奠。
引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风释义:⒈乡里的风俗;地方风俗。宋 苏轼《馈岁》诗:“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清 查初白《除夕恩赐羊鹿》诗:“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如:各处各乡风。⒉乡,通“向”。趋从教化。指政治上的归顺或对个人的敬仰。《管子·版法》:“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史记·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宋 王安石《谢林中舍启》:“乡风有年,修问无所。”⒊乡,通“向”。指趋向某种风气。《史记·儒林列传》:“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 2.
吊丧释义:到丧家祭奠死者。
- 3.
室祭释义:犹家祭。在家中对先人的祭祀。
- 4.
寝荐释义:犹家祭。古代庶人无宗庙,祭祀在寝室行礼;祭物无牲,谓之荐。
- 5.
岁神释义:新年时每家祭祀的神。
- 6.
布奠释义:⒈古代大夫家祭时酬答宾客之礼。⒉谓陈列祭品。
- 7.
无文释义:⒈没有文字记述。 《书·洛诰》:“周公 曰:‘王肇称 殷 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 传:“言王当始举 殷 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一说,文通“紊”,不紊乱。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今案,文当读为紊。紊,乱也。”唐 蒋防《连州廖先生碑铭》:“仙书无文,仙语无词;以心传心,天地不知。”明 贾仲名《书<录鬼簿>后》:“自 宫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皆作其传……餘者皆无文焉。”⒉指言语、辞章没有文采。《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8.
示现释义:⒈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唐 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宋 李纲《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⒉引申谓神灵的显现。清 蒋士铨《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 9.
练禫释义:练与禫,均古祭礼名。 练为小祥之祭,禫为除服之祭。古礼禫祭之月有二说:汉 郑玄 以二十五月为大祥,二十七月而禫,二十八月而作乐。三国 魏 王肃 以二十五月为大祥,其月为禫,二十六月而作乐。见《仪礼·士虞礼》、《礼记·檀弓上》“孟献子 禫”孔颖达 疏。亦用作丧家祭礼的统称。《北史·王肃传》:“又詔曰:‘肃 丁荼虣世,志等 伍胥,穷踰再期,蔬緼不改。有司依礼喻之,为裁练禫之制。’”《隋书·高祖纪下》:“儒者徒拟三年之丧,立练禫之节,可谓苟存其变,而失其本,欲渐於夺,乃薄於丧。”
- 10.
雷坛释义: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内臣护行》:“嘉靖 十九年,秉一真人、少保、礼部尚书 陶典真 奏:‘为恳乞天恩,奉安雷坛,以光圣典事,先是差官於臣原籍 湖广 黄州府 黄冈县 团风镇,增修雷坛,今已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