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帖 文帖的意思
wéntiē

文帖

简体文帖
繁体
拼音wén tiē
注音ㄨㄣˊ ㄊㄧㄝ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tiē tiě tiè,(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组词】:碑帖。字帖。画帖。(1) 便条。【组词】:字帖儿。(2) 邀请客人的纸片。【组词】:帖子。请帖。(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组词】:庚帖。换帖。(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组词】:一帖中药。(1) 妥适。【组词】:妥帖。安帖。(2) 顺从,驯服。【组词】:服帖。俯首帖耳。(3) 姓。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书信的内容优美,字句流畅。

文帖的意思

文帖 [wén tiē]

1. 公文。

文帖 引证解释

⒈ 公文。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 建炎 ﹞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
《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 听了,便行下文帖,到 遂州 去,要取 方义 尉 吴保安 为管记。”


文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勾捉释义:逮捕;追捕。《元典章·兵部三·使臣拷打站官》:“使臣 忽赤兀歹 为河东军人勾当,将 利津 县尹 陈克 拷打伤身死。勾捉 忽赤兀歹 等官取问,间钦遇詔书释放了当。”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一折:“自家姓 何,何宗立 的便是。秦太师 钧命,教 西山 灵隐寺 勾捉呆行者去。”《水浒传》第二一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凴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 2.
      抄白释义:⒈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⒉抄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 3.
      文帖释义:公文。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 建炎 ﹞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 听了,便行下文帖,到 遂州 去,要取 方义 尉 吴保安 为管记。”
    • 4.
      课输释义:征收赋税。《晋书·刘超传》:“课输所入,有踰常年。”《魏书·释老志》:“请听 荀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

文帖(went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帖是什么意思 文帖读音 怎么读 文帖,拼音是wén tiē,文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