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1) 拉,伸。【组词】: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 领,招来。【组词】: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组词】:引文。引用。援引。(4) 退却。【组词】:引退。引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例句】:发引(出殡)。
guāng,(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组词】: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例句】: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3) 使显赫。【组词】:光大。光宗耀祖。(4) 景物。【组词】:春光明媚。(5) 光滑。【组词】:光滑。光洁。光泽。(6) 完了,一点不剩。【组词】:杀光烧光。吃光用光。(7) 露着。【组词】:光膀子。(8) 单,只。【例句】:光剩下一口气。(9) 姓。
nú,(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组词】:农奴。奴隶。奴婢(男女奴仆)。奴颜婢膝。奴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组词】:奴役。奴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组词】:奴化。
1. 古代以硫黄染杉条制成的引火物。类似今之火柴。
⒈ 古代以硫黄染杉条制成的引火物。类似今之火柴。
引宋 陶穀 《清异录·火寸》:“夜中有急,苦於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燄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⒈ 用杉条染硫黄制成,点燃后可以代替灯用,称为「引光奴」。类似今日的火柴。
引宋·陶谷《清异录·卷三·火寸》:「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燄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