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鹿 马鹿的意思

马鹿

简体马鹿
繁体馬鹿
拼音mǎ lù
注音ㄇㄚˇ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鹿

lù,(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2) 方形的粮仓。【例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3) 粗,粗劣。【组词】:鹿裘。鹿布。鹿床。(4) 姓。

基本含义

愚蠢、愚笨

马鹿的意思

马鹿 [mǎ lù]

1. 马和鹿。

2.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

4.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马鹿 引证解释

⒈ 马和鹿。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
《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⒉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内蒙、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

⒊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马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二病释义: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1999年1月11日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首度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 2.
      初二病释义:(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 3.
      祖龙释义:⒈指 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 关 东夜过 华阴 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滈池君。’因言曰:‘今年 祖龙 死。’”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 始皇 也。”唐 胡曾《咏史诗·东海》:“自是 祖龙 先下世,不关无路到 蓬莱。”明 许时泉《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门 兔犬酸心,望夷宫 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 祖龙 归,四海内干戈鼎沸。”清 梁佩兰《易水行》:“荆卿 不得刺 秦王,无且 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祖龙 胆落 荆卿 死。”⒉借指其他帝
    • 4.
      赤鹿释义:马鹿。
    • 5.
      风厉释义:⒈风迅疾猛烈。晋 张协《七命》:“天凝地闭,风厉霜飞。”⒉疾速。汉 张衡《南都赋》:“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驤。”李善 注:“风厉,言疾也。”三国 魏 曹植《七启》:“腾山赴壑,风厉猋举。”⒊犹暴虐,暴戾。《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加罚,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知府 卜琼名 ﹞平时做官极其风厉,在街上看见有不顺眼的人,抓过来就是一顿。”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更有风厉之官不近人情,循良之吏反滋弊竇。”⒋严厉。《二十年目睹
    • 6.
      鹿骨释义:中药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杀鹿时取骨,除去筋肉即可。

马鹿(ma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鹿是什么意思 马鹿读音 怎么读 马鹿,拼音是mǎ lù,马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