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国 [xiǎng guó]
1. 享有其国,指在王位。
例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浅,短),国家无事。——汉·贾谊《过秦论》
英[reign; be on the throne;]
享国 引证解释
⒈ 帝王在位年数。
引《书·无逸》:“肆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汉 贾谊 《过秦论》:“延及 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宋 王安石 《上时政书》:“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於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
《清史稿·礼志七》:“初 高宗 享国日久,尝諭年至八十六岁即归政。”
⒉ 犹享世。
引宋 苏轼 《崇教化策》:“此三代之所以享国长久而不拔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夏禹王 得 舜帝 禪位,立国为 夏,传一十七代,享国得四百三十一年。”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山东某生梦游地狱》:“东、西 晋 享国至一百六十年。”
国语词典
享国 [xiǎng guó]
⒈ 君主在位的时间。
引《文选·贾谊·过秦论》:「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文选·韦孟·讽谏》:「享国渐世,垂烈于后。」
⒉ 王朝统有天下的时间。
引《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夏禹王得舜帝禅位,立国为夏,传一十七代,享国得四百三十一年。」
享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亏释义:⒈不毁坏。《诗·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 传:“亏、崩皆谓毁坏也。”⒉不削;不衰。《韩非子·说疑》:“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汉 扬雄《长杨赋》:“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晋 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⒊不亏得。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四折:“当日不亏学士大恩,岂有今日!”⒋不吃亏。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亏!不亏!’在 生宝 想象中,王瞎子 会这样说。”
- 2.
中身释义:⒈中年。 《书·无逸》:“文王 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郑玄 注:“中身谓中年。”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疚维痁疾。”唐 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邓君墓志铭》:“年极中身,葬兹高岸。”章炳麟《悲先戴》:“寿不中身,愤时以陨,岂无故耶?”⒉身体的中部。《战国策·魏策四》:“有虵於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3.
享世释义:谓王朝统治的年代。 宋 苏洵《审势》:“万世帝王之计,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孙可以安坐而守其旧,至于政弊,然后变其小节,而其大体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长远而民不苟简。”参见“享国”。
- 4.
任臣释义:⒈委用臣下。 《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⒉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
- 5.
关余释义:旧 中国 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 中国 政府收用,称“关餘”。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 白鹅潭 来示威。”
- 6.
凭藉释义:亦作“凭籍”。亦作“凭借”。依靠,依赖。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论》:“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籍世资,用相陵驾。”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五:“享国之久莫过 三代,初未闻凭藉於无情之金石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将来望升官起来,势位大了,便有所凭借,可以设施了。”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时有友朋,则以利害患难而易心,不可凭藉。”艾芜《南行记·山峡中》:“小黑牛 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
- 7.
南朝宋释义:南朝宋(420年南朝宋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的,也是南朝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六十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
- 8.
向国释义:享国。 谓帝王在位年数。嚮,通“享”。汉 王充《论衡·谢短》:“夏 自 禹 嚮国几载而至於 殷?”
- 9.
多年释义:谓岁月长久。唐 白居易《长恨歌》:“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茅盾《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 10.
时主释义:当代的君主。汉 刘向《续列女传·张汤之母》:“君子谓 张汤 母能克己感悟时主。”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自 秦 汉 以还,时主能享国多歷年所者,独 汉武帝 在位五十四载。”清 唐孙华《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时主问蛙鸣,奸阉任鴟张。”
- 11.
本恶释义:⒈旧恶。《公羊传·僖公十年》:“桓公 之享国也长,美见乎天下,故不为之讳本恶也;文公 之享国也短,美未见乎天下,故为之讳本恶也。”清 袁枚《随园随笔·公羊之非》:“享国长,故不为之讳本恶;享国短,故为之讳本恶:圣人不若是之齷齪也。”⒉谓本性恶劣。《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唐 孔颖达 疏:“凡犯罪之人,或子为父隐,臣为国讳,而非其本恶。故听讼者,本其宿情,立其恩义,为平量之恕。”
- 12.
渝盟释义:谓背叛盟约。《左传·桓公元年》:“公及 郑伯 盟于 越,结 祊 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杜预 注:“渝,变也。”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绍兴 辛巳,逆 亮(完颜亮)渝盟。”《明史·冯从吾传》:“己丑之后,南 倭 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 13.
源起释义:起源,事情发生的根源。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滇 军在这两三年中,为什么来 广东 呢?说到源起,是由于 民国 十年,本大元帅到 桂林,预备北伐。”
- 14.
百载释义:百年。谓时间长久。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明 刘基《旅兴》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 15.
眊荒释义:昏聩;糊涂。《汉书·刑法志》:“周 道既衰,穆王 眊荒,命 甫侯 度时作刑,以詰四方。”颜师古 注:“穆王,昭王 之子也,享国既百年,而王眊乱荒忽,乃命 甫侯 为司寇,商度时宜,而作刑之制,以治四方也。”
- 16.
耄荒释义:⒈年老。《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孔 传:“耄,乱;荒,忽。言百年大期,虽老而能用贤。”孔颖达 疏:“意在美王年老能用贤而言其长寿。”按,《礼记·乐记》:“武王 之志荒矣。”郑玄 注:“荒,老耄也。”是“耄”、“荒”义同。孔 传与经义不洽。⒉以“耄荒”谓年老昏愦。《宋史·宁宗纪赞》:“既而 弥远 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
- 17.
荒度释义:⒈大力治理;统盘筹划。《书·益稷》:“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孔 传:“禹 治水过门不入,闻 啟 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宋 岳珂《淳熙内禅颂》:“有圣惟勛,疏之瀹之,斧其不条,而荒度之。”清 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司马召一府中官吏共议之,言人人殊。君延袤荒度,报司马曰:‘疏濬当先浚其下,塞决则先治其上。’”⒉犹言宽大为怀。《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 18.
虐刑释义:残酷的刑罚。《晏子春秋·问下十》:“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 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宋 王安石《上时政书》:“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於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
- 19.
贤主释义:⒈贤明的君主。 《韩非子·主道》:“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王粲<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宋 洪迈《容斋续笔·周世宗》:“周世宗 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汉惠帝后裔在爪华岛》:“予谓 惠帝 本 汉 贤主,若使享国稍久,其布德当不后於 文帝。”⒉贤惠的主人。明 杨珽《龙膏记·开阁》:“看华筵胜景,贤主嘉宾,只见披襟消暑,握麈生风,遶坐冰山冷。”清 查慎行《雪后发汴城》诗:“此
- 20.
过历释义:谓超过预计的享国年数。语本《汉书·诸侯王表》:“周 过其历,秦 不及期,国势然也。”宋 沉初《周以宗彊赋》:“史称乃德,盛陈过历之期,诗大其功,茂著维城之咏。”宋 陆游《夏日》诗之四:“秦 不及期 周 过历,始知养寿在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