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1) 加在门窗、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必须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组词】:门锁。密码锁。锁钥。(2) 用锁锁住。【组词】:把门锁上。(3) 链子;链条。【组词】:锁链。枷锁。长命锁。(4) 关闭;幽闭。【组词】:闭关锁国。经济封锁。(5) 紧皱;蹙紧。【组词】:愁眉深锁。(6) 一种缝纫方法,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组词】:锁边。锁扣眼。(7)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gǔ gū,
1. 亦作“鏁子骨”。
2. 见“锁骨”。
4. 相传唐大历时,延州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⒈ 亦作“鏁子骨”。
⒉ 见“锁骨”。
⒊ 相传 唐 大历 时, 延州 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引唐 李繁 《邺侯外传》:“李泌 辟穀,身轻,能行屏风上。每导引,骨节珊然有声,谓之锁子骨。”
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季长寄黄州山中连理枝》诗之二:“金沙 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蹔嬋娟。”
清 赵翼 《石女歌》:“偏有金刚不坏身,幻出嬋娟锁子骨。”
亦省作“锁骨”。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夫锁骨连络如蔓,故动摇肢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也。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