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德性 德性的意思
xing

德性

简体德性
繁体
拼音dé xing
注音ㄉㄜˊ ㄒ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xìng,(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组词】: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组词】: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组词】:性别。男性。女性。 (4) 有关生物生殖的。【组词】: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性的意思

德性 [dé xing]

1. 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清·刘开《问说》

[ moral character; ]

2. 同“德行”(déxíng)

[ disgusting; ]

德性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郑玄 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
孔颖达 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孔子 所定‘三百篇’……皆所以宣畅和平,涵泳德性,移风易俗。”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盖其德性粹正得之天,而襮其真於外者,於文其大端也。”

⒉ 品性;品质。

清 李渔 《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沈从文 《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
王鲁彦 《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⒊ 方言。指不入眼的模样、品行。含有轻蔑意。参见“德行”。

曹禺 《日出》第三幕:“胡四 ……你瞧见这个么?大爷有的是洋钱。可就凭你这德性(向 黑三 ),一个子也不值!”


国语词典

德性 [dé xing]

⒈ 自然至诚的本性。

《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唐·孔颖达·正义:「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⒉ 道德品性。

《儒林外史·第一〇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品德 道德 德行

⒊ 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

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德性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道德释义: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
    • 2.
      品德释义:品质道德:品德高尚。
    • 3.
      德行释义:⒈道德和品行:先生的文章、德行都为世人所推重。⒉讥讽人的话,表示看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看他那德行,不会有什么出息。也作德性。

德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业德释义:谓修养德性。
    • 2.
      丧德释义:丧失德性。
    • 3.
      五德终始释义:战国 末期阴阳家 邹衍 的学说。 指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者并用以推断自然的命运和王朝兴亡的原因。
    • 4.
      五材释义:⒈亦作“五才”。 五种物质。指金、木、水、火、土。《左传·襄公二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杜预 注:“五材,金、木、水、火、土也。”汉 焦赣《易林·师之解》:“三德五才和合,四时阴阳顺敍,国无咎灾。”原注:“五才,金、木、水、火、土也。”⒉五种物质。指金、木、皮、玉、土。《周礼·冬官·考工记》:“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郑玄 注:“此五材,金、木、皮、玉、土。”⒊五种德性。《六韬·龙韬》:“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 5.
      体德释义:指先天的德性。《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於上帝。”
    • 6.
      体望释义:⒈德性声望。⒉偏指声望。
    • 7.
      允德释义:修德,涵养德性。
    • 8.
      养德释义: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养德性。
    • 9.
      内德释义:⒈内禀的德性;自身固有的道德。⒉妇德。多指后妃之德。亦借指后妃。
    • 10.
      内美释义:内在的美好德性。《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朱熹 集注:“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於内也。”李大钊《青春》:“嗟吾青年可爱之学子乎!彼美之青春,念子之任重而道远也,子之内美而修能也,怜子之劳,爱子之才也。”
    • 11.
      哀毁骨立释义: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 12.
      天德释义:天的德性。
    • 13.
      孝性释义:孝顺的德性。
    • 14.
      帝德释义:天子的德性。
    • 15.
      德合无疆释义:其德性与天相合而久长无极。
    • 16.
      德素释义:犹德性,德行。
    • 17.
      德行释义:⒈道德和品行:先生的文章、德行都为世人所推重。⒉讥讽人的话,表示看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看他那德行,不会有什么出息。也作德性。
    • 18.
      日德释义:谓太阳照育万物的德性。旧时用以歌颂帝王之德。
    • 19.
      明明德释义: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连起来是说,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 20.
      晬面盎背释义: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貎,敦厚之态。指有德性者的仪态。

德性(de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德性是什么意思 德性读音 怎么读 德性,拼音是dé xing,德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德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