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僻 [lěng pì]
1. 冷落怪僻。
英[ deserted; out-of-the-way; ]
2. 不常见的。
例冷僻的字眼。
英[ rarely; unfamiliar; ]
冷僻 引证解释
⒈ 冷落偏僻。
引唐 白居易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霅溪 殊冷僻, 茂苑 太繁雄。”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名胜众所趋,谁歟耽冷僻。”
沙汀 《一个秋天晚上》:“因为这是一个冷僻的所在,背负着大山,前面又是湍激奔腾的河流,便在平日,只等公所的大门一关,竟也很难再找出一个人影子的。”
⒉ 不常见的。多指字、名称、典故、书籍等。
引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钟 谭 等又从一字一句,标举冷僻,以为得味外味,则幽独君之鬼语矣。”
徐迟 《火中的凤凰》:“他从 欧洲 回国不久,无意间从一本冷僻的刊物上读到 常熟 藏书家 丁 氏的四首绝句。”
⒊ 指性格孤僻。
引茅盾 《幻灭》六:“她自悔往日太冷僻,太孤傲,以至把一切人都看作仇敌。”
国语词典
冷僻 [lěng pì]
⒈ 冷落偏僻。
引唐·白居易〈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近冷落 荒僻 生僻
反热闹 常见
⒉ 罕见的。多指字、名称、典故、书籍等。
引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道光以后之诗派》:「然一则喜用冷僻故实,而出笔不广,惟写经斋、渐西村舍近焉。」
例如:「冷僻的字眼。」
冷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偏僻释义: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偏僻的山区。地点偏僻。
- 2.
冷清释义:冷静而凄凉:冷冷清清。 冷清的深夜。后山游人少,显得很冷清。
- 3.
冷落释义:⒈不热闹:门庭冷落。过去这里很冷落,现在变得很热闹了。⒉使受到冷淡的待遇:别冷落了他。受到冷落。
- 4.
生僻释义:不常见的;不熟悉的(词语、文字、书籍等):生僻字。 生僻的典故。
- 5.
罕见释义:难得见到;很少见到:人迹罕见。 罕见的奇迹。
- 6.
荒僻释义:荒凉偏僻:荒僻的山区。
冷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僻书释义: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 2.
僻字涩句释义: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 3.
僻涩释义:亦作“僻涩”。冷僻晦涩。
- 4.
僻澁释义:亦作“僻涩”。冷僻晦涩。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洞 诗﹞时人但誚其僻澁,而不能贵其奇峭,唯 吴子华 深知。”宋 陈善《扪虱新话》卷六:“樵 之文实牵强僻澁,气象絶不类 韩 作,而过自称许。”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六长》:“麄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一变为 袁中郎 兄弟之詼谐,再变为 钟伯敬 谭友夏 之僻涩,三变为 陈仲醇 程孟阳 之纤佻。”邓方《论诗》诗:“愿言嗣 玉谿,自知乃自怜,流易
- 5.
僻缓释义:冷僻而非急需。
- 6.
僻隐释义:谓冷僻幽隐而不易见。
- 7.
冷僻释义:⒈冷落偏僻:地段冷僻。 冷僻的山乡。⒉不常见的(字、名称、典故、书籍等):冷僻字。
- 8.
冷地释义:⒈寒冷的土地。 唐 王建《寄崔列中丞》诗:“火山无冷地,浊流无清泉。”⒉冷僻处所。《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绍定五年》:“金 主慰之曰:‘南渡后,国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未尝沾溉;无事则置之冷地,无所顾藉,缓急则置于不测。’”
- 9.
冷字释义:冷僻的字。
- 10.
冷涩释义:⒈形容冰冷而令人感到凝滞的(水、气流)⒉冷漠而呆滞。⒊冷僻晦涩。
- 11.
冷铺释义:古时供往来传递文书的驿卒或地方兵役歇宿的地方,因大都设在冷僻之处,故称。 又乞丐的住所亦称“冷铺”。
- 12.
冷门释义:原指赌博时很少有人下注的一门。现比喻冷僻的、很少有人注意的方面或发生意外结果的事物:宁夏队战胜了上海队,爆了冷门。
- 13.
哑韵释义:旧体诗中称声韵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韵部。
- 14.
奇辟释义:⒈见“奇辟”。⒉亦作“奇僻”。亦作“奇闢”。奇特,异常。《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战国策·赵策二》:“涖国者不袭奇辟之服。”清 周亮工《书影》卷八:“我观 五岳 图,真形甚奇僻。”李大钊《<晨钟>之使命》:“﹝青年﹞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⒊怪异;冷僻。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邓志宏 曰,诗有四忌……学 李长吉 者忌奇僻。”朱自清《白采的诗》:“他的题材你或许会以为奇僻。”⒋新奇,精辟。清 赵翼《瓯北诗话·
- 15.
奥僻释义:⒈幽隐偏僻。⒉古奥冷僻。
- 16.
寒径释义:冷僻的小路。
- 17.
打入冷宫释义:打:与某些动词结合成为一个词,表示进行的意思;冷宫:古代皇帝把失宠的后妃软禁于冷僻宫内。比喻人不被重视或把事情搁置一边。
- 18.
榜花释义:唐宣宗 大中 以后,礼部取士放榜,每年录取姓氏冷僻者二三人,谓之“色目人”,亦谓之“榜花”。参阅 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集》。
- 19.
涩僻释义:亦作“澁僻”。(文词)生涩冷僻。
- 20.
深僻释义:⒈幽深偏僻。⒉艰深冷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