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火 [wú huǒ]
1. 没有火光。
2. 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4. 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无火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火光。
引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初 坚 之未乱, 关中 土燃,无火,而烟气大起,方数十里中,月餘不灭。”
⒉ 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引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⒊ 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引唐 赵伯励 《出师赋》:“盖使烽埤无火,亭障息肩。”
无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暑溼释义:亦作“暑湿”。炎热潮湿。《史记·大宛列传》:“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暑溼。”唐 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明 唐顺之《送太平守江君序》之一:“以北土能寒之人而争騖于毒利暑湿瘴癘之域……此兵家之忌。”清 王鹏运《<彊邨词>序》:“江干暑溼,不可久留。”
- 2.
烫伤释义:无火焰的高温物体(如开水、热油)接触身体而引起皮肤和组织的损伤。
- 3.
窃脂释义:⒈鸟名。即桑鳸。《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古之帝王,其必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其不为不善,如騶虞之不杀,窃脂之不穀。”清 钱谦益《寒食后雨不止书示邻里》诗:“今年寒食真无火,何处烟花别有春?呼妇鳩还勤过我,窃脂雀亦窘如人。”⒉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 崌山 ……有鸟焉,状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袁珂 校注:“郭璞 云:‘今呼小青雀曲觜肉食者为窃脂,疑非此也。’郝懿行
- 4.
递兴释义:交替兴起;依次兴起。清 袁枚《随园随笔·燧人钻火树》:“当天地开闢后,三皇递兴,一万餘年,天下只有水,并无火。”
- 5.
阴火释义:⒈海中生物所发之光。⒉燐火。俗称鬼火。⒊地火;地热。⒋喻两物相撞击时溅出的物体碎屑。因其状如迸射之火花而实际上无火,故称。⒌中医学名词。指肝肾的虚火。
- 6.
降龙鉢释义:降伏毒龙的佛钵。 《佛本行集经·迦叶三兄弟品》:“如来 化 迦叶 三兄弟,至 优娄频螺村,求一止息处,彼有一草堂,迦叶 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为毒龙,在此草堂害人畜,迦叶 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 住堂内,寂然入禪室。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来 亦入火光三昧,身出大火,草堂炽燃,如大火聚。时毒龙见 如来 所坐处独寂然无火,自至佛所,踊身入佛鉢中。”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涉公 者,西域人也……以 符坚 建元 十二年至 长安,能以祕呪呪下神龙。每旱,坚 常请之
- 7.
降龙钵释义:降伏毒龙的佛钵。《佛本行集经·迦叶三兄弟品》:“如来 化 迦叶 三兄弟,至 优娄频螺村,求一止息处,彼有一草堂,迦叶 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为毒龙,在此草堂害人畜,迦叶 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 住堂内,寂然入禪室。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来 亦入火光三昧,身出大火,草堂炽燃,如大火聚。时毒龙见 如来 所坐处独寂然无火,自至佛所,踊身入佛鉢中。”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涉公 者,西域人也……以 符坚 建元 十二年至 长安,能以祕呪呪下神龙。每旱,坚 常请之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