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叙传 叙传的意思
chuán

叙传

简体叙传
繁体敘傳
拼音xù chuán
注音ㄒㄨˋ ㄓ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ù,(1) 述说。【组词】:叙说。叙事。叙话。叙亲。叙旧。(2) 评议等级次第。【组词】:叙功。叙奖。叙用(分级进用)。叙擢(分级提拔,授予宜职)。(3) 〈书〉同“序”。

chuán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组词】:经传。《左传》。(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组词】: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例句】:《水浒传》。(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例句】: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基本含义

叙述传承

叙传的意思

叙传 [xù chuán]

1. 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汉书》有“叙传”一篇,分上下两卷。参阅唐刘知几《史通·序传》。

叙传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 《汉书》有“敍传”一篇,分上下两卷。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


国语词典

叙传 [xù chuán]

⒈ 一种文体。作者自叙家世、生平,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如班固著《汉书》有〈叙传〉上、下两卷。也作「序传」。


叙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枿释义:⒈同“三櫱”。 ⒉《汉书·叙传下》:“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诗》云‘包有三枿’。《尔雅》曰:‘烈、枿,餘也。’谓木斫髠而復枿生也。喻 魏 、 齐 、 韩 皆灭而復起。若髠木更生也。”
    • 2.
      不屈不挠释义: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汉书·叙传下》:“乐昌(汉成帝丞相王商)笃实,不桡(通“挠”)不诎(通“屈”)。”挠(náo):弯曲。
    • 3.
      不恪释义:不敬。《左传·文公九年》:“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汉书·叙传下》:“怨咎若兹,如何不恪!”颜师古 注:“恪,敬也。”《新唐书·陆贽传》:“赏以存劝,罚以示惩,以懋有庸,以威不恪。”
    • 4.
      不纲释义:《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 孔子 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秦 人不纲,罔漏于 楚。”《新唐书·温大雅传》:“﹝ 大雅 ﹞入 隋 为 泗州 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元 政不纲,盗贼四起。”严复《原强》:“魏、晋 不纲,有五胡之乱华,大河 以北沦於旃裘膻酪者盖数百年。”
    • 5.
      中盾释义:古官名。 即中允。《汉书·叙传上》:“成帝 季年,立 定陶王 为太子,数遣中盾请问近臣。”颜师古 注:“盾读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属官也。’《汉旧仪》云:‘秩四百石,主徼廵宫中。’”参见“中允”。
    • 6.
      云已释义:⒈犹言而已,罢了。 《汉书·叙传下》:“敞、义 依 霍,庶几云已。”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若此人等,无益於治,可为庶几而已也。”汉 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⒉犹言完了,休止。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7.
      供具释义:⒈陈设酒食的器具。 亦指酒食之类。《史记·平準书》:“公卿议封禪事,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路,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官储,设供具,而望以待幸。”《后汉书·赵孝传》:“帝嘉其兄弟篤行,欲宠异之,詔礼十日一就卫尉府,太官送供具,令共相对尽欢。”清 褚人穫《坚瓠馀集·木龙》:“吴 有富商,倩工造舟,供具稍薄,疑工必有他意。”⒉陈设食具;备供酒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 辞於 范雎,范雎 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 须贾 於堂下。”《汉书·叙传上》:“伯 至,请问耆老父祖故人有旧恩者,迎延
    • 8.
      刑清释义: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汉书·叙传下》:“我德如风,民应如屮,国富刑清,登我 汉 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是以进善黜恶,俗泰刑清而天下风化矣。” 明 无名氏 《玉环记·延赏庆寿》:“奉命来守西 蜀 ,且喜刑清政简,盗息民安。”
    • 9.
      十纪释义:⒈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 见《广雅·释天》。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引《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⒉十代,十世。《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纪,汉 十世也。”⒊指一百二十年。《文选·潘岳<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李善 注引
    • 10.
      同辞释义:⒈谓用语、称号相同。 《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⒉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 恪,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
    • 11.
      壸奥释义:⒈阃奥。壸谓宫巷,奥谓室隅。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汉书·叙传上》:“皆及时君之门闈,究先圣之壼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中门谓之闈,宫中巷谓之壼。”唐 白居易《礼部试策》之三:“古先哲王之立彝训也,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旧唐书·白居易传》:“臣观 元 之制策,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清 张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辟。”⒉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以其罪戾之餘
    • 12.
      外区释义:谓本地以外的区域;外域。《汉书·叙传下》:“爰洎 朝鲜,燕 之外区。”晋 成公绥《天地赋》:“遐方外区,絶域殊隣。”唐 柳宗元《剑门赋》:“井络坤垠,时惟外区。”《新唐书·王琳传》:“南海 岁有 崑崙 舶市外区琛琲,前都督 路元叡 冒取其货,舶酋不胜忿,杀之。”
    • 13.
      太和释义:⒈见“太和”。⒉亦作“大和”。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太”。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唐 元稹《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⒊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唐 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宋 司马光《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
    • 14.
      娱老释义:⒈欢度晚年。《汉书·叙传下》:“疏 克有终,散金娱老。”晋 陆机《叹逝赋》:“解心累於末迹,聊优游以娱老。”宋 叶适《祭翁常之文》:“犹莫色之憔悴,不带索以娱老。”沙汀《淘金记》十六:“二大爷 娱老的方法,是扯纸牌和坐功。”⒉指 汉 疏广、疏受 告老归乡,散金设宴款待故旧,欢度晚年事。参阅《汉书·疏广传》。《文选·任昉<为范尚公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禄微赐金,而懽同娱老。”李善 注:“赐金、娱老,谓 疏广 也。”
    • 15.
      宗英释义: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长沙 寂漠,广川 亡声;胶东 不亮,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周 实用之。’”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
    • 16.
      尤悔释义:指过失与悔恨。语出《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汉书·叙传下》:“浅为尤悔,深作敦害。”宋 王禹偁《谢赐御制月诗表》:“顾瑕疵之难掩,谅尤悔以何逃。”清 顾炎武《赴东》诗之一:“人生中古餘,谁能免尤悔?”
    • 17.
      屋诛释义:古代诛三族的一种重刑。 一说诛于屋舍中;又一说如 汉 之下蚕室。屋,通“剭”。《周礼·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郑玄 注:“郑司农 云:‘屋诛,谓夷三族,无亲属收葬者,故为葬之也。’……屋读如‘其刑剭’之剭;剭诛,谓所杀不於市,而以适甸师氏者也。”贾公彦 疏:“屋诛,谓甸师氏屋舍中诛,则王之同族及有爵者也。”《汉书·叙传下》“底剭鼎臣”唐 颜师古 注:“服虔 曰:‘《周礼》有屋诛,诛大臣於屋下,不露也。’……剭者,厚刑,谓重诛也…… 服 言屋下,失其义也。”明 杨慎《升庵经说·周礼仪礼·屋
    • 18.
      属书释义:著作;纂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 名 谊,雒阳 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汉书·叙传下》:“下帷覃思,论道属书。”明 张敬修《文忠公行实》:“十岁通六经大义,以能属书摛辞闻郡中。”
    • 19.
      布衾释义:布被。《汉书·叙传下》:“布衾疎食,用俭飭身。”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清 钱澄之《田园杂诗》:“三冬布衾单,暖气无一丝。”
    • 20.
      干色释义:⒈犹犯颜。 色,指对方的脸色。《汉书·叙传下》:“建平 质直,犯上干色。”⒉谓追逐女色。《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苏琼》:“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对,然目不干色,曾无秽行。”⒊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岁干色为头,支色为身,纳音色为腹。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脛,纳音色为蹄。”

叙传(xu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叙传是什么意思 叙传读音 怎么读 叙传,拼音是xù chuán,叙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叙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