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ǐ,(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组词】: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组词】:齿轮。锯齿。梳子齿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例句】: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例句】: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组词】:齿及。不足齿数。(6) 触。【例句】: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1.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
3. 齿酸。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参见“脣亡齿寒”。
引《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恆、鄆、蔡 有齿寒之惧。”
《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
⒉ 齿酸。
引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1.在强敌面前,毗邻的小国总是结成联盟,互相支持,以求生存,因为他们懂得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
2.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3.两国辅车相依,如有一邦被吞,则唇亡齿寒。
4.依战略形势来看,这两国有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5.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两国唇亡齿寒,因此我们要全民动员,抗美援朝。
6.水和鱼是唇亡齿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