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嗣主 嗣主的意思
zhǔ

嗣主

简体嗣主
繁体
拼音sì zhǔ
注音ㄙˋ ㄓ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接续,继承。【例句】:嗣后(以后)。嗣岁(来年)。嗣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嗣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2) 子孙。【组词】:后嗣。嗣子。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继承家族衣钵的主人,指接替前任,承担责任的人。

嗣主的意思

嗣主 [sì zhǔ]

1. 继位的君王。

嗣主 引证解释

⒈ 继位的君王。

《战国策·秦策一》:“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乱於治。”
《后汉书·王閎传》:“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齐邱 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


国语词典

嗣主 [sì zhǔ]

⒈ 承继王位者。

《后汉书·卷一二·张步传》:「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


嗣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风释义:⒈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諐毕行,三风咸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详“三风十愆”。⒉指学风、党风、文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郭小川《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诗:“一九四二年,您为 日本 投降,做了最周密的准备,整顿三风。”⒊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次整风,就是整顿三风,
    • 2.
      中主释义:⒈中等才德的君主。 ⒉中心,主宰。⒊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 3.
      京挺释义:茶名。 宋 马令《南唐书·嗣主书》:“﹝ 保大 四年﹞命 建州 製的乳茶,号曰京挺,臈茶之贡自此始。”宋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五代 之季,建安 属 南唐,岁率诸县民採茶北宛。初造研膏,继造蜡面,既又製其佳者,号曰京挺。”
    • 4.
      冲藐释义:幼小。南朝 齐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方年冲藐,怀袖靡依。”《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嗣主冲藐,未堪负荷。”
    • 5.
      宗英释义: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长沙 寂漠,广川 亡声;胶东 不亮,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周 实用之。’”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
    • 6.
      恇惧释义:恐惧;惊慌。《后汉书·王閎传》:“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魏书·裴粲传》:“合家恇惧,不测所以,粲 更恬然,神色不变。”《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三年》:“金 承平日久,骤闻 蒙古 用兵,人情恇惧,流言四起。”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黎 恇惧不语。”
    • 7.
      昌霍释义:战国 燕 上将军 昌国君(乐毅)与 汉 大将军 霍光 的并称。两人均为国建立殊勋,而终为嗣主所忌。
    • 8.
      朝权释义:朝政大权。《晋书·陶侃传》:“﹝ 侃 ﹞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齐丘 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多植朋党,以专朝权。”《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奉天 之难,皆因姦臣 卢杞 窃弄朝权,致使 涇原 节度使 姚令言 与太尉 朱泚,得以激变军心,劫夺府库。”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九回:“﹝ 袁世凯 ﹞牢笼将卒,胁逼孤寡,夺据朝权。”
    • 9.
      笠泽释义:⒈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 子伐 吴,吴 子御之 笠泽。”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 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明 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参见“松江”。⒉指 太湖。清 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清 赵翼《读史》诗之一:“范蠡 既霸 越,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 10.
      营署释义:⒈旧时营妓的坊署。《宋书·后废帝纪》:“昱 渐自放恣,太妃不復能禁。单将左右,弃部伍,或十里、二十里,或入市里,或往营署,日暮乃归。”《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帝独住 西川,每夜輒开后堂阁,与诸不逞小人,至诸营署中淫宴。”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齐书·前废帝纪》云:夜开后阁与左右淫宴诸营署,皆军市也。”⒉指营舍官署。宋 马令《南唐书·嗣主三》:“三月,建康 大火踰月,庐舍、营署殆尽。”
    • 11.
      虚器释义:⒈谓有其器而无其位。器,指古代表示等级的车服、仪制等。《左传·文公二年》:“仲尼 曰:‘臧文仲 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杜预 注:“谓居蔡、山节藻棁也,有其器而无其位,故曰虚。”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蔡,谓国君之守龟;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皆非 文仲 所当有之。”⒉言空有帝王的名位而无其实。《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至使嗣主侧目,敛衽於虚器,直生怀懣,悬书於象魏。”李贤 注:“器谓神器,諭帝位也。”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昭
    • 12.
      蜂目释义:亦作“蠭目”。 眼睛像胡蜂。形容相貌凶悍。《梁书·武帝纪上》:“且嗣主在东宫本无令誉,媟近左右,蜂目忍人,一总万机,恣其所欲,岂肯虚坐主诺,委政朝臣。”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余昔年尝任 汀州 掌狱録,见杀母 黄曾,其目睛黄小而光跌宕若蜂状,则蜂目之恶逆尤验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全(李全),潍州 人,鋭头蠭目,权譎善下人。”参见“蜂目豺声。”
    • 13.
      贼副释义:贼人的二头领。 宋 马令《南唐书·嗣主书一》:“命 洪州 营屯都虞候 严思礼、通事舍人 边镐 讨贼。镐、思礼 擒 遇贤,及贼副 黄伯雄、谋主僧 曹景全,斩於 建康 市。”
    • 14.
      赤军子释义:南唐 时农民起义军的称号。《类说》卷十八引 宋 龙衮《江南野录·赤军子》:“嗣主 璟(李璟)字 伯玉,嗣位,改元 保大,是年 处州 妖贼作乱,皆絳衣,号‘赤军子’。”
    • 15.
      造国手释义:指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卓异才能的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宋公,造国手也,陛下如厌万机,何不举国授之!”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上》:“嗣主言 宋齐丘 本造国手。”

嗣主(si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嗣主是什么意思 嗣主读音 怎么读 嗣主,拼音是sì zhǔ,嗣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嗣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