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1. 谓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⒈ 谓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载 李相 读《春秋》, 叔孙婼 之“婼”应读“敕略切”, 李 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补遗》卷十三:“杨诚斋 与同舍谈及 于宝。一吏进曰:‘乃 干宝,非 于 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干’字下注云:晋 有 干宝。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卷一载 元 萨天锡 送 濬天渊 入朝,有“地湿厌闻 天竺 雨,月明来听 景阳 鐘”之句,“闻者无不膾炙,惟 山东 有一叟鄙之……曰:‘措词固善,但闻字与听字一合耳!’公曰:‘当以何字易之?’叟徐曰:‘看 天竺 雨。’詰其‘看’字,叟曰:‘ 唐 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公俯首拜为‘一字师’。” 宋 曾吉父 《送汪内相赴临川诗》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宫里近题诗”。 韩子苍 改“中”为“深”,改“里”为“冷”, 吉父 闻之以 子苍 为一字师。见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卷三。又 五代 张迥 《寄远诗》有“蝉鬢凋将尽,虬髥白也无”句, 齐己 改“白也”为“黑在”, 迥 遂拜作一字师。见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评论二》引《郡阁野谈》。
引诚斋 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
又 清 乾隆 时有某方伯蒞 浙,见文牍中有“鳖子亹”三字,一吏谓“亹”见于《大雅·凫鹥》,旧注音门,方伯谓“子即吾一字师”。见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鳖子亹》。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一字师》:“郑谷 在 袁州,齐己 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 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 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 谷 为‘一字师’。”
⒈ 称能改正或更动文句中一个字的老师。
引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僧齐己传》:「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己不觉下拜,时人称谷为一字师。」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该死!该死!眼前现前之物,偏倒想不起,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