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半数 半数的意思
bànshù

半数

简体半数
繁体半數
拼音bàn shù
注音ㄅㄢˋ ㄕㄨˋ
结构AB式
词性数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n,(1) 二分之一。【组词】: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组词】: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3) 在中间。【组词】:半空。半路上。半夜。(4) 喻很少。【组词】:一星半点。

shù shǔ shuò,(1) 屡次。【例句】: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基本含义

指一半的数量或比例。

半数的意思

半数 [bàn shù]

1. 总数的一半。

[half of; part of; rest of;]


国语词典

半数 [bàn shù]

⒈ 全数的一半。

如:「这项提议由全班过半数同意通过。」

对折 折半


半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对折释义:一半的折扣:打对折。 对折处理。
    • 2.
      折半释义:减半;打对折:处理品按定价折半出售。

半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多半释义:超过半数;多半:小组成员一多半是年轻人。
    • 2.
      以半击倍释义: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 3.
      公卖释义:⒈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 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新华日报》13:“在 重庆 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⒉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 4.
      半仗释义:仪仗队的半数。《新唐书·仪卫志上》:“内外仗队,七刻乃下。常参、輟朝日,六刻即下。宴蕃客日,队下,復立半仗於两廊。”《宋史·仪卫志一》:“初,宋 制,有黄麾大仗、半仗、角仗、细仗。南渡后,仪仗尤简,惟选黄麾半仗、角仗、细仗,而大仗不设。”《金史·仪卫志上》:“大定 八年正月,册皇太子於 大安殿,用黄麾半仗二千二百六十五人。”
    • 5.
      团体赛释义:一种按规定的人数和方法进行的体育比赛。有的以某队得胜场数先超过总比赛场数半数以上者为优胜队。如乒乓球男子团体赛,每队三人轮赛,共五场,先胜三场的队为优胜队。
    • 6.
      多半释义:⒈(多半儿)⒉超过半数;大半:同学多半到操场上去了,只有少数还在教室里。⒊大概:他这会儿还不来,多半不来了。‖也说多一半。
    • 7.
      多数释义:⒈〈形+动〉多算;多查点。 ⒉〈名〉超过半数的数量。
    • 8.
      大半释义:⒈过半数;大部分:这个车间大半是年轻人。⒉表示较大的可能性:他这时候还不来,大半是不来了。
    • 9.
      大多数释义: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大多数人赞成这个方案。
    • 10.
      太半释义:超过半数以上。
    • 11.
      平民窟释义:指贫苦人民聚居的地方。叶紫《杨七公公过年》:“突然:--一阵巨大的旋涡风,把一大半数平民窟的草棚和船屋子的篷盖,统统都刮得无影无踪了!”郭沫若《万引》:“他拣着侧巷走去,拣着平民窟的通道走去。”
    • 12.
      拔十失五释义: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 13.
      控股释义:指掌握一定数量(半数以上或相对多数)的股份,而取得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权。
    • 14.
      过半数释义:⒈超过总数的一半。 ⒉多数,大多数,半数以上。
    • 15.
      酎金夺爵释义: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 16.
      隐漏释义:隐瞒遗漏。《魏书·食货志》:“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利。”唐 韩愈《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仍勒长吏严加检责,如有隐漏,必重科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这次所得,约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数,其中还有得自 江 南的新附,足见隐漏的户口不是很多。”

半数(b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半数是什么意思 半数读音 怎么读 半数,拼音是bàn shù,半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半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