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zhù shì]
1. 解释字句的文字。
英[ note; footnote; annotation; ]
2. 用文字解释字句。
英[ annotate; explain with notes; ]
注释 引证解释
⒈ 解释字句的文字。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文言美辞,列於章句,委曲叙事,存於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廖仲恺集>前言》:“文中的外国地名、人名,与现在通用的译名颇不一致,为保持原貌,未加改动,其中重要的作了简略注释。”
⒉ 用文字解释字句。
引《隋书·文学传·潘徽》:“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陶潜 《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 朱子 ﹞天文歷律度数,无不究悉,仍好为文,工於诗,工於笔札,如《楚词》、 韩 文,亦皆注释。”
1. 解释字句的文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於一一音,有一一説,不达註释,可以达用。”
《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瞿秋白文集>序》:“在文集的各部分,编者都曾经加了一些註释。”
⒊ 用文字解释字句。
引《明史·顾鼎臣传》:“进讲 范浚 《心箴》,敷陈剴切。帝悦,乃自为註释,而 鼎臣 特受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庙博雅》:“每一诗出,令儒臣註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
国语词典
注释 [zhù shì]
⒈ 解释文句的意义。
引《隋书·卷七六·文学传·潘徽传》:「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
近解释
⒉ 解释文句意义的文字。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
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注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体相关释义:⒈注释。⒉守令者:府之长官称守,县之长官称令。守令者,知府,知县。
- 2.
中性释义:⒈化学上指既不呈酸性又不呈碱性的性质。 ⒉某些语言里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等)区别阴性、阳性、中性。⒊属性词。指词语意义不含褒贬色彩:中性词。中性注释。
- 3.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4.
互训释义:训诂学中用同义词互相注释词义的方法。 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5.
五臣释义:⒈五个臣子。随文所指不同。(1)舜五臣。⒉指注释《文选》的唐代吕向、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
- 6.
依经傍注释义:依照经典及其注释。 指说话有根有据。
- 7.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8.
冯雪峰释义:(1903-1976)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 9.
刑统释义: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唐 至 宋,历代沿袭。始于 唐宣宗 大中 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命御史知杂事 张湜 等训释,详定为刑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刑统皆 汉 唐 旧文,法家之五经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世宗 令御史 张湜 等注释删节,王溥、范质 等据文评议,详定为《刑统》二十一卷。”
- 10.
参看释义:⒈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参看。⒉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 11.
参见释义:⒈书籍文章中注释用语,即参考查看另外有关的内容。⒉旧指下级见上级。
- 12.
古文经释义:汉代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 的儒家经典。和当时流传的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相对。古文经书主要有《尚书》《礼记》《论语》《毛 诗》《左氏春秋》等。因与今文经在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解义注释等方面有所不同,便产生了今古文 经学之争。
- 13.
古注释义:即古书的注释。
- 14.
古语释义:⒈古代的词语:书中个别古语加了注释。⒉古话: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
- 15.
圆括号释义:⒈数学运算符号。 括号之一种。即小括号。形式为()。参见“括号”。⒉标点符号。括号之一种。形式同数学上的圆括号。主要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 16.
夹注释义:夹在正文字句中间的注释文字。
- 17.
妖童媛女释义:注释:俊俏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妖,艳丽。
- 18.
引注释义:⒈注录官籍。⒉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⒊引水灌入。
- 19.
御注释义:谓帝王为古籍作注释。《旧唐书·玄宗纪下》:“颁《御注老子》并《义疏》於天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靖康 元年,余以事至 合流镇,见人家壁閒有 唐明皇 御注《道德经》。”
- 20.
患夫社鼠释义:出处是晏子对曰:“患夫社鼠,注释是治国之患 患。
注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体相关释义:⒈注释。⒉守令者:府之长官称守,县之长官称令。守令者,知府,知县。
- 2.
中性释义:⒈化学上指既不呈酸性又不呈碱性的性质。 ⒉某些语言里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等)区别阴性、阳性、中性。⒊属性词。指词语意义不含褒贬色彩:中性词。中性注释。
- 3.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4.
互训释义:训诂学中用同义词互相注释词义的方法。 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5.
五臣释义:⒈五个臣子。随文所指不同。(1)舜五臣。⒉指注释《文选》的唐代吕向、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
- 6.
依经傍注释义:依照经典及其注释。 指说话有根有据。
- 7.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8.
冯雪峰释义:(1903-1976)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 9.
刑统释义: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唐 至 宋,历代沿袭。始于 唐宣宗 大中 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命御史知杂事 张湜 等训释,详定为刑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刑统皆 汉 唐 旧文,法家之五经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世宗 令御史 张湜 等注释删节,王溥、范质 等据文评议,详定为《刑统》二十一卷。”
- 10.
参看释义:⒈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参看。⒉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 11.
参见释义:⒈书籍文章中注释用语,即参考查看另外有关的内容。⒉旧指下级见上级。
- 12.
古文经释义:汉代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 的儒家经典。和当时流传的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相对。古文经书主要有《尚书》《礼记》《论语》《毛 诗》《左氏春秋》等。因与今文经在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解义注释等方面有所不同,便产生了今古文 经学之争。
- 13.
古注释义:即古书的注释。
- 14.
古语释义:⒈古代的词语:书中个别古语加了注释。⒉古话: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
- 15.
圆括号释义:⒈数学运算符号。 括号之一种。即小括号。形式为()。参见“括号”。⒉标点符号。括号之一种。形式同数学上的圆括号。主要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 16.
夹注释义:夹在正文字句中间的注释文字。
- 17.
妖童媛女释义:注释:俊俏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妖,艳丽。
- 18.
引注释义:⒈注录官籍。⒉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⒊引水灌入。
- 19.
御注释义:谓帝王为古籍作注释。《旧唐书·玄宗纪下》:“颁《御注老子》并《义疏》於天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靖康 元年,余以事至 合流镇,见人家壁閒有 唐明皇 御注《道德经》。”
- 20.
患夫社鼠释义:出处是晏子对曰:“患夫社鼠,注释是治国之患 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