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宣威 宣威的意思
xuānwēi

宣威

简体宣威
繁体
拼音xuān wēi
注音ㄒㄨㄢ 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ān,(1) 公开说出,散布。【组词】: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2) 疏导。【组词】:宣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组词】: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5) 姓。

wēi,(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组词】:威力。威风。权威。(2) 凭借力量或势力。【组词】:威胁。威慑。

基本含义

宣扬武力,显示威严

宣威的意思

宣威 [xuān wēi]

1. 宣扬威力。

宣威 引证解释

⒈ 宣扬威力。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每荒服请罪,远夷慕义;宣威授指,实寄宏略。”
《新唐书·阎立本传》:“﹝ 阎立本 ﹞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 姜恪 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继絶君王义,宣威将帅功。”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驄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 江 时。”


国语词典

宣威 [xuān wēi]

⒈ 宣传威力。

《新唐书·卷一〇〇·阎立德传》:「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如:「宣威海外」。

⒉ 县名。参见「宣威县」条。


宣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锦释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 欲使 尹向 为邑。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因以“製锦”为贤者出任县令之典。《金石萃编》卷四九引 隋 无名氏《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又有宣威将军县令 马君,以美誉清风,製锦斯邑。”宋 卢炳《满江红·送赵季行赴金坛》词:“製锦才高书善最,鸣琴化洽人欢懌。”明 叶宪祖《鸾鎞记·摧落》:“从教曳白自登科,饶
    • 2.
      宣腿释义:云南宣威出产的火腿。
    • 3.
      幢盖释义:⒈赤幢和曲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因亦用以称刺史、郡守。语出《晋书·马隆传》:“詔曰:隆 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文选·潘岳<马汧督诔>》:“进以显秩,殊以幢盖之制。”李善 注:“幢盖,将军刺史之仪也。”唐 刘长卿《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诗:“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⒉供神佛的幢幡伞盖。唐 康骈《剧谈录·真身》:“坊市以繒綵结为龙凤象马之形,纸竹作僧佛鬼神之状、幡花幢盖之属。”五代 齐己《升天行》:“驱青鸞,驾白凤,幢盖飘飘入冷空,天风瑟瑟星河动。”
    • 4.
      末伎释义:⒈古指工商业。汉 荀悦《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⒉不足道的技艺。晋 张华《励志》诗:“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唐 刘肃《大唐新语·惩戒》:“高宗 朝,姜恪 以边将立功为左相,阎立本 为右相。时以年饥,於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以末伎进身者,可为炯戒。”明 刘基《赠弈棋相子先序》:“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 5.
      火腿释义:腌制的猪腿,浙江金华和云南宣威出产的最有名。

宣威(xuan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宣威是什么意思 宣威读音 怎么读 宣威,拼音是xuān wēi,宣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宣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