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淹贯 淹贯的意思
yānguàn

淹贯

简体淹贯
繁体淹貫
拼音yān guàn
注音ㄧㄢ ㄍ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n,(1) 浸没(mò)。【组词】:水淹。淹没(mò)。淹灌。(2) 皮肤被汗液浸渍。【例句】:胳肢窝被汗淹得又痛又痒。(3) 广。【组词】:淹博。淹通。淹贯(渊博而贯通)。淹雅(渊博高雅)。(4) 滞,久留。【组词】:淹留。久淹。淹滞。淹月(滞留一月)。

guàn,(1)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例句】:“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贯。(2) 穿,通,连。【组词】:贯穿。贯串。贯通(➊连接,沟通;➋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贯。贯注。贯彻。贯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贯而入。(3) 古同“惯”,习惯。(4) 原籍,出生地。【组词】:籍贯。(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充满了某种情感或事物,无法自拔。

淹贯的意思

淹贯 [yān guàn]

1. 深通广晓。

3. 指深通广晓的人。

淹贯 引证解释

⒈ 深通广晓。

唐 杨炯 《杜袁州墓志铭》:“淹贯义方,周览典籍。”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讲学》:“六经淹贯,诸史旁通。”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有几个淹贯的文人,毕竟前生是个宿学悟性,絶不由人。”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执事淹贯西学,又久处 香港,为乡人所深知。”

⒉ 指深通广晓的人。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七:“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从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清 张廷玉 等《上<明史>表》:“臣等才谢宏通,学惭淹贯。”


国语词典

淹贯 [yān guàn]

⒈ 博通、深通。

《新唐书·卷一三二·柳芳传》:「淹贯群书,年六十余,始仕宦。」


淹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博综释义:亦作“博纵”。 犹博通。汉 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周览篇籍,言语造次,必以经纶加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综众经,研究异论。”明 徐渭《自为墓志铭》:“及悔学,志又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极。”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定相 ﹞博综天文地纪,人官物典兵农水利之学,皆淹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纵羣书,规模宏远。”
    • 2.
      敕格释义:朝廷颁定的律法。《新唐书·柳登传》:“登 字 成伯,淹贯羣书,年六十餘,始仕宦。元和 初,为大理少卿,与 许孟容 等刊正敕格。”《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玄龄 等定律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又删 武德 以来敕格,定留七百条,至是颁行之。”
    • 3.
      辨覈释义:⒈辨明核实。 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羣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见。”《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申詔誥礪,辨覈事原。”⒉明晰翔实。南朝 宋 宗炳《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意义检著,才笔辨覈。”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新证序》:“近世之考订《荀子》者,淹贯如 王怀祖,精醇如 刘端临,辨覈如 俞荫甫、刘申叔。”
    • 4.
      辩通释义:⒈富于辩才而又学问淹贯。 ⒉指富于辩才而又学问淹贯的人。
    • 5.
      闳洽释义:广博淹贯。

淹贯(yan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淹贯是什么意思 淹贯读音 怎么读 淹贯,拼音是yān guàn,淹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淹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