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十成 十成的意思
shíchéng

十成

简体十成
繁体
拼音shí chéng
注音ㄕˊ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十成的意思

十成 [shí chéng]

1. 十层。十分。谓达到完满程度。犹完全。

十成 引证解释

⒈ 十层。

《楚辞·天问》:“璜臺十成,谁所极焉?”
洪兴祖 补注:“郭璞 注《尔雅》云:‘成,犹重也。’”

⒉ 十分。谓达到完满程度。

宋 许月卿 《多谢》诗:“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⒊ 犹完全。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李大哥》:“妹久昏眩不醒,是夜顿苏。今十成无事,但未敢出风耳。”


国语词典

十成 [shí chéng]

⒈ 形容完满充足。

宋·许月卿〈多谢〉诗:「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红楼梦·第七二回》:「虽然未应准,却有几分成手,须得你晚上再和他一说就十成了。 」

⒉ 十重、十层。

《楚辞·屈原·天问》:「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十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不离九释义:十成中已有了九成。比喻把握很大。
    • 2.
      十停释义:十成。
    • 3.
      历抵释义:谓一一登门拜访。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胡为飘泊 岷 汉 间,干謁侯王颇歷抵。”《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年》:“釗 大喜过望,昼夜兼行,至 长安,歷抵诸妹,以 蜀 货遗之。”
    • 4.
      商股释义:旧时官商共营的股份公司中,商人投资的股份称商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其意仍坚持:一,不主办首要;一,商股非还给十成现银不可。”
    • 5.
      复子明辟释义:谓还政或让位。《书·洛诰》:“周公 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 传:“言我復还明君之政於子,子 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復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復子”。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 6.
      巾冠释义:⒈巾和冠,古代成人所服。亦指戴巾冠。《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宋 苏轼《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餘齿颊带茶香。”⒉古成年人始戴巾冠,故亦指长大成人。《南齐书·王俭传》:“盛年已老,孙孺巾冠;人物俱迁,逝者将半。”
    • 7.
      般湼盘释义: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魏书·释老志》:“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

十成(shi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十成是什么意思 十成读音 怎么读 十成,拼音是shí chéng,十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十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