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方制 方制的意思
fāngzhì

方制

简体方制
繁体
拼音fāng zhì
注音ㄈㄤ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基本含义

指按照规矩、法度进行治理和管理。

方制的意思

方制 [fāng zhì]

1. 谓方始制定疆域。《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颜师古注:“方制,制为方域也。”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诂》:'方,始也。'言黄帝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后引申指疆域。

方制 引证解释

⒈ 谓方始制定疆域。

《汉书·地理志上》:“昔在 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壄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颜师古 注:“方制,制为方域也。”
王先谦 补注:“《广雅·释詁》:‘方,始也。’言 黄帝 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
后引申指疆域。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汉 朝方制,不过万里,尚不与水争地;我国家方制数万里,若反与水争地,岂不令前贤笑后生吗?”


方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品两规释义: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即“一品两规”。
    • 2.
      尚方仗释义:尚方制作的兵器。
    • 3.
      尚方斩马剑释义:尚方制作的御用剑,因极锋利,言可斩马,故名。
    • 4.
      维酶素释义: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发酵后精制加工而成的一种复方制剂。
    • 5.
      蛮榼释义:南方制的酒器。
    • 6.
      随方释义:⒈依据情势。 《南史·恩倖传论》:“若夫竭忠尽节,仕子恒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新唐书·张献诚传》:“献诚 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传》:“炳文 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⒉谓按原方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仲礼 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胡三省 注:“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⒊不拘何方;任何方面。宋 秦观《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之二:“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问

方制(f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方制是什么意思 方制读音 怎么读 方制,拼音是fāng zhì,方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方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