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津贴 津贴的意思
jīntiē

津贴

简体津贴
繁体津貼
拼音jīn tiē
注音ㄐㄧㄣ ㄊㄧㄝ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渡水的地方。【组词】:津渡。关津。津要。问津。(2) 口液,唾液。【组词】:津液。津津有味。(3) 汗。【组词】:遍体生津。(4) 滋润,补。【组词】:津润。津贴。(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tiē,(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组词】:贴金。粘贴。剪贴。(2) 靠近,紧挨。【组词】: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3) 添补,补助。【组词】:补贴。津贴。倒(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组词】:“貼,以物為質也。”(5) 传统戏剧角色名。【例句】: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6) 同“帖”。(7) 量词,用于膏药。

基本含义

指额外的补助或津贴,通常是指额外的经济福利。

津贴的意思

津贴 [jīn tiē]

1. 供给制人员领取的生活零用钱。

[ allowance; ]

2. 工资以外的补助费。

出差津贴。

[ pay; subsidy; ]

津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津帖”。补帖;补助。

《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本司官委有子弟或因买卖干勾已事到彼,不许繁扰官府,并不得请献饮食,津贴钱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王莲生编修》:“甲申二月二十二日邸钞,载其奏请京官津帖银两作正开销。”
沙汀 《忆邵荃麟同志》:“他还作出安排……每月从创作基金中津贴我一笔生活费。”

⒉ 薪水以外的补助费。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廉俸》:“上焉者或借夤缘餽赠,节礼堂规,尅减军餉,侵蚀钱粮为津贴。”
王西彦 《风雪》一:“一个小小科员,月薪八十,津贴四十。”

⒊ 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你们当战士,一月七、八块钱津贴。”


国语词典

津贴 [jīn tiē]

⒈ 俸给之外的补助。

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二出》:「虽然陆路冲繁,却喜津贴饶溢。」

补助


津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补助释义:⒈从经济上帮助(多指组织上对个人):老人生活困难,厂里补助他五百元。 ⒉补助的钱、物等:发放困难补助。

津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儿钱释义:清 制,兑领南方八省漕米时,给付各仓经纪或仓役的钱。《清会典事例·户部·仓庾》:“嘉庆 五年奏准,通州 石坝,额设经纪一百名,接运八省漕粮,交米一石,例给箇儿钱二十二文。”《清会典事例·户部·仓庾》:“嘉庆 二十四年諭,大通桥 车户承运漕粮,所领脚价,向应扣出津贴各仓箇儿钱,以为桥坝公用。”
    • 2.
      买补释义:购买某物,来补足缺额。 明 归有光《马政议》:“以丁多之家为马头,专养一马,餘令津贴,以备倒失买补。”《清史稿·食货志三》:“雍正 三年,奏准嗣后漕米如有不足,即分别参处偿还,不得以别帮餘米买补。”
    • 3.
      二料释义:古代指官俸以外的两项津贴。
    • 4.
      俸廪释义:⒈俸金与禄米。 亦泛指俸禄。宋 欧阳修《试笔·南唐砚》:“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官之服,月有俸廩之给,号砚务官。”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今身为宰相,俸廩非不足,不以富贵宠禄为淫侈足矣,何至于妻子寒饿乎?”《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四年三月﹞癸酉,增 南京 及在外文武官军俸廩。”⒉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廩生的膳食津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是年(顺治 四年)定各省学官及学生俸廩。”
    • 5.
      借征释义:谓预征他年田赋。《清史稿·食货志二》:“军兴以后,四川 等省,办理借徵,以充兵餉。裕瑞 奏请劝諭绅民,按粮津贴,罢借徵。”
    • 6.
      公料释义:公家给予官吏的俸禄外的一种津贴。
    • 7.
      刻挚释义:真挚恳切。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公致减赋局员 陈观察 庆溥 书,有奏加津贴,秕政流毒等句,词颇刻挚。”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词贵浑涵,刻挚不浑涵,终属下乘。”
    • 8.
      吃空饷释义:“吃空饷”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或由单位违规缴纳社会保险费,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及失踪、死亡人员家属、遗属或他人直接或间接从单位、财政或社保经办机构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补助费、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或养老金等待遇。
    • 9.
      学历工资释义:根据员工在教育机构取得的学历而给予适当的津贴。
    • 10.
      工资总额释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 11.
      底薪释义:⒈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⒉基本工资。
    • 12.
      廪给释义:⒈亦作“廪给”。俸禄;薪给。⒉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⒊谓发给廪禄。⒋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 13.
      廪膳释义:亦作“廪膳”。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元史·选举志一》:“成宗 大德 十年春二月,增生员廪膳。”《明史·太祖纪二》:“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廩膳。”
    • 14.
      廪银释义: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
    • 15.
      杂料释义:古代给予官署的各种津贴。 《旧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料,归阁老者五之四。綰 以为品秩同列,给受宜均,悉平分之,甚为时论归美。”
    • 16.
      津垫释义:津贴。
    • 17.
      津帖释义:见“津贴”。
    • 18.
      津贴释义:⒈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⒉给津贴;补助:每月津贴他一些钱。
    • 19.
      灰尘费释义:环卫工人的岗位津贴。
    • 20.
      灰色收入释义:指职工获得的工资、津贴以外的经济收入,如稿酬、兼职收入、专利转让费等,有时也指一些透明度不高,不完全符合法规的收入(区别于“白色收入、黑色收入”)。

津贴(jint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津贴是什么意思 津贴读音 怎么读 津贴,拼音是jīn tiē,津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津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