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谪戍 谪戍的意思
zhéshù

谪戍

简体谪戍
繁体謫戍
拼音zhé shù
注音ㄓㄜˊ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é,(1) 谴责,责备。【组词】:众人交谪。(2) 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组词】:谪迁。谪降(jiàng )。谪戍。谪居。贬谪。(3) 变异。【例句】:“庚午之日,日始有谪”。

shù, ◎ 军队防守。【组词】:卫戍。戍边。戍守。

基本含义

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担任戍卫职务,比喻被贬斥、被排挤。

谪戍的意思

谪戍 [zhé shù]

1. 封建时代将有罪的人派到远方防守叫谪戍。谪,贬谪。戍,防守。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贾谊《过秦论》

[be exile for penal servitude;]

谪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讁戍”。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

汉 贾谊 《过秦论》:“讁戍之众,非抗於九国之师也。”
《新唐书·杜淹传》:“文帝 恶之,謫戍 江 表。”
秦牧 《长街灯语·寄北方》:“它们都地外边陲,因此,历史上都曾经被作为谪戍充军的地方。”


国语词典

谪戍 [zhé shù]

⒈ 古时官吏因罪降职,流放戍守边疆。

《文选·贾谊·过秦论》:「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谪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戍所释义:官员谪戍所住的地方。
    • 2.
      科讁释义:亦作“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休屠 以卫 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张守节 正义:“音讁。张晏 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 天汉 四年,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按,《汉书·武帝纪》作“科讁”。汉 桓宽《盐铁论·击之》:“甲士死於军旅,中士罢於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徵发极矣。”明 文徵明《顾春潜先生传》:“一切科讁,凡以瘠民裕上者,悉蠲放之。”
    • 3.
      科谪释义:亦作“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休屠 以卫 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张守节 正义:“音讁。张晏 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 天汉 四年,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按,《汉书·武帝纪》作“科讁”。汉 桓宽《盐铁论·击之》:“甲士死於军旅,中士罢於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徵发极矣。”明 文徵明《顾春潜先生传》:“一切科讁,凡以瘠民裕上者,悉蠲放之。”
    • 4.
      适卒释义:指有罪而谪戍的兵卒。
    • 5.
      鉴湖释义:⒈亦作“鉴湖”。 湖名。即 镜湖 。又称 长湖 、 庆湖 。在 浙江 绍兴 城西南二公里。为 绍兴 名胜之一。 唐 杜甫 《壮游》诗:“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凉。” 元 萨都剌 《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 鑑湖 分半曲, 贺老 竟何如。”⒉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县 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 鑑湖 弦, 吉水 出状元。”⒊湖名。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湖滨有 阅微草堂 ,相传为 清 代文人 纪昀 谪戍 新疆 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⒋浙江 绍兴 的别称

谪戍(zhe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谪戍是什么意思 谪戍读音 怎么读 谪戍,拼音是zhé shù,谪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谪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