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竖蜻蜓 竖蜻蜓的意思
shùqīngtíng

竖蜻蜓

简体竖蜻蜓
繁体豎蜻蜓
拼音shù qīng tíng
注音ㄕㄨˋ ㄑㄧㄥ ㄊㄧㄥ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1)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组词】: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2)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3)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组词】:竖着写。(4)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组词】: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qīng, ◎ 〔蜻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蜻蜻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tíng,(1) 〔蜻(qīng)蜓〕见“蜻1”。(2) 〔蝘蜓〕见“蝘”。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竖立得笔直。

竖蜻蜓的意思

竖蜻蜓 [shù qīng tíng]

1.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竖蜻蜓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在教场里竖蜻蜓耍子。”
《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 翻觔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竖蜻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宝》:“其党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较力,或悬空架横木,为翻觔斗、竖蜻蜓诸戏。”


国语词典

竖蜻蜓 [shù qīng tíng]

⒈ 倒立,脚下头上的立起来。

《西游记·第二八回》:「翻觔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竖蜻蜓是什么意思 竖蜻蜓读音 怎么读 竖蜻蜓,拼音是shù qīng tíng,竖蜻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竖蜻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