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gàn hàn, ◎ 晚,天色晚。【例句】: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 〔旰旰〕盛大的样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wàng, ◎ 不记得,遗漏。【组词】: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1.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亦作:日旰忘餐。
⒈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参见“日旰”。
引《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 班彪 亲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周书·乐运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亦作“日旰忘餐”。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日旰忘餐,心存於哀矜;宵分不寐,志在於明威。”
⒈ 日色已晚却忘记要吃午饭。形容非常勤奋辛劳。也作「日昃忘食」。
引《南齐书·卷三四·虞玩之传》:「今陛下日旰忘食,未明求衣,诏逮幽愚,谨陈妄说。」
《周书·卷四〇·颜之仪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