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乌蛮 乌蛮的意思
mán

乌蛮

简体乌蛮
繁体烏蠻
拼音wū mán
注音ㄨ ㄇ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ū wù,(1) 指“乌鸦”。【例句】: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组词】:乌亮。乌云。(3) 无,没有。【组词】: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

mán,(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组词】: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2) 愣,强悍。【组词】:一味蛮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组词】:蛮荒。(4) 方言,相当于“很”。【组词】:蛮好。

基本含义

指黑暗无知、野蛮粗鲁的人或地方。

乌蛮的意思

乌蛮 [wū mán]

1.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乌蛮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絶塞 乌蛮 北,孤城 白帝 边。”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 ……本 哀牢夷 后, 乌蛮 别种也。”
宋 陆游 《通判夔州谢政府启》:“惟是 鱼復 之故城,虽号 乌蛮 之絶塞,乃如别驾,实类閒官。”


乌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爨释义:古代 云南 少数民族名。即 乌蛮。参见“乌爨弄”。
    • 2.
      乌蛮髻释义:古 乌蛮 族人的发式。
    • 3.
      乌鬼释义:川 俗事奉的鬼神名。或称乌蛮鬼。
    • 4.
      六诏释义:唐 代位于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乌蛮 六个部落的总称,即 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詔”。唐 开元 二十六年后,蒙舍诏 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 巍山县 南境),史称 南诏。其地在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部。唐 元稹《蛮子朝》诗:“西南 六詔 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 云南。宋 陆游《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 六詔,俚歌相答带 三巴。”清 陆元辅《送文介石学博归滇南》诗:“三江 日月孤臣老,六詔 风烟万里归。”吕志尹《过黔
    • 5.
      南诏蛮释义:指 乌蛮 等族。
    • 6.
      鬼主释义:唐 宋 时分布在 云南 东部、贵州 西部、四川 南部 乌蛮 及两 爨 部落首领的称号。唐 樊绰《蛮书·云南界内途程》:“大部落则有鬼主百家。”《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至 明宗 时,巂州 山后 两林 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大将军 李卑晚,遣大鬼主 傅能、何华 来朝贡。”《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云南王 异牟寻 欲内附,未敢自遣使,先遣其 东蛮 鬼主 驃旁、苴梦衝、苴乌星 入见。”

乌蛮(wum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乌蛮是什么意思 乌蛮读音 怎么读 乌蛮,拼音是wū mán,乌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乌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