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huáng hǎi]
1. 亚洲东部三大边缘海之一。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面积38万平方公里。
英[the Yellow Sea;]
黄海 引证解释
⒈ “黄山云海”的略称。
引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一犁黄海鸣春鳩,长笛倒骑乌牸牛。”
吴翌凤 笺注:“王存 《九域志》:新安 黄山,有云如海,称黄海。一称云海。”
《黄山志》:“山时有铺海之期,白云四合,弥望如海。”
⒉ 借指 黄山。
引清 黄景仁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诗:“迎之返黄海,卓锡观云涛。”
清 黄景仁 《白下赠周幔亭》诗:“去年蜡屐入黄海,裹粮数月追麋麙。”
⒊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起 鸭绿江 口,南以 长江 口北岸到 朝鲜 济州岛 一线同 东海 分界,西以 渤海海峡 与 渤海 相连。近岸海水呈黄色。
国语词典
黄海 [huáng hǎi]
⒈ 海洋名。位于中国东北方,鸭绿江口以西,扬子江口以北。大部分海域因受黄河影响,水色多黄,故称为「黄河」。海域面积四十一万七千方公里,平均水深六十至八十公尺间,全属大陆棚区。
黄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海释义:毗邻中国大陆 的三大海域之一。北以长江口北岸到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南以广东南澳岛经澎湖列岛至台湾省东石 港一线为界,东到日本琉球群岛。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3.
中国海释义: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总称。四海相连,环布亚洲大陆东南部,面积470万平方公里。
- 4.
八仙渡释义: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景区蓬莱市北黄海之滨,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是一个三面环海的葫芦岛,有一座八仙桥通向景区,将人间与仙境紧紧的连在一起,游览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景点近40处。
- 5.
加级鱼释义:即真鲷。鱼名。体红色,有稀疏的蓝色斑点,生活在海的深层。是 黄海、渤海 的重要海产鱼之一。
- 6.
北洋海军释义: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清政府在中国北方沿海建立的新式海军。 初由李鸿章主持,先在天津办水师学堂,后设立海军衙门,订购外国军舰,在旅顺和威海卫修建军港。至1888年正式编成北洋舰队,有兵舰二十余艘,军事训练全由外国军官操纵。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官兵英勇奋战,曾一度挫败日本侵略军。次年初,因李鸿章下令避免对日作战,严禁出海巡弋,北洋海军困守威海卫,被日舰围攻,全军覆没。
- 7.
对虾释义: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 8.
山东省释义:别称鲁。位于黄河下游,北滨渤海,东滨黄海,西邻河北、河南,南邻江苏、安徽。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9 079万(2000年)。省会济南市。重要城市还有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济宁等。
- 9.
平均海平面释义:通过长期观测而确定的海平面的平均位置,用作测量高度的起点。我国现以1987年计算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测量起点。
- 10.
方伯谦释义:清末海军将领。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 11.
标高释义:地面或建筑物上的一点和作为基准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分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相对标高以建筑物首层地面为起始点,称为相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点的标高为相对于标高零点的高度差。在中国,绝对标高是以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高度为起始点而形成的高度差。
- 12.
江苏释义: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工业发达,手工业种类繁多。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
- 13.
江苏省释义:简称苏。位于长江下游。东滨黄海,北邻山东,西邻安徽,南邻浙江和上海市。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7 438万(2000年)。省会南京市。重要城市还有无锡、苏州、徐州、连云港、常州、南通、镇江等。
- 14.
海狗释义:也叫腽肭兽。哺乳动物。身体圆长,四肢短而呈鳍状。体黑色,腹白。有耳壳。生活在海里,能在陆地上爬行。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寒带海域。中国黄海和东海偶见。
- 15.
淮河释义:中国大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在江苏省分别注入黄海和长江。长约1,000千米。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南北分界线。
- 16.
渔鈎释义:一种钩形的渔具。杨朔《黄海日出处》:“怪呀,怎么看不见渔家惯有的渔网渔钩?”
- 17.
渤海释义:中国的内海。 外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西邻河北和天津,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渔盐之利。
- 18.
烟台释义:市名。位于山东半岛北部,临黄海,蓝烟铁路终点。人口151万(1996年)。是中国著名渔港。
- 19.
琅邪台释义:⒈亦作“琅琊臺”。 台名。越王 勾践 观台,在 琅邪 故城东南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臺 下。”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七十里有 琅邪臺,越王 句践 观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琅邪 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 句践 二十五年,徙都 琅邪,立观臺以望 东海 ……’即 句践 起臺处。”南朝 齐 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东限 琅邪臺,西距 孟诸 陆。”⒉台名。在 山东 琅玡山 上。秦始皇 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
- 20.
盐文化释义: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 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古老的西溪,一派生机盎然,它东倚黄海,有着85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达到3万公顷;在清代中叶,东台的产盐量占全国总产盐量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