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赦宥 赦宥的意思
shèyòu

赦宥

简体赦宥
繁体
拼音shè yòu
注音ㄕㄜˋ ㄧ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è, ◎ 免除和减轻刑罚。【组词】:赦书。赦令。赦免。赦恕。大赦。特赦。十恶不赦。罪在不赦。

yòu, ◎ 宽容,饶恕,原谅。【组词】:宥罪。宥恕。原宥。宽宥。尚希见宥。

基本含义

宽恕并原谅他人的过错。

赦宥的意思

赦宥 [shè yòu]

1. 宽恕;赦免。

赦宥 引证解释

⒈ 宽恕;赦免。

《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
杜预 注:“言 晋 讨小国,有藉手之功,则赦其罪人。”
《旧唐书·刘邺传》:“累有赦宥,不蒙恩例。”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诸路逋欠,先朝每有赦宥,皆令蠲放。”
《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一遭俘虏,或得赦宥;至於再三,杀无赦。”


国语词典

赦宥 [shè yòu]

⒈ 赦免、宽恕。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自知悔罪,职贡相继,乞从赦宥。」
《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


赦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宥免释义:赦免;宽恕。 《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唐 元稹《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嫗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祕,撮毛尽矣!’”
    • 2.
      赦免释义:以国家命令的方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见〖大赦〗、

赦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网释义:国家的法纪。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 洪 ﹞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老惛倍贪,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犹蒙天恩,骨肉更生。”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国网天宪,寘诸掌握。未尝鞠人於轻刑,錮人於重议。”清 黄遵宪《逐客篇》:“助以国网宽,日长土风恶。”
    • 2.
      天赦释义:⒈谓上天或皇帝的赦宥。⒉丛辰名。为赦过宥罪之辰。谓天之生育,甲与戊;地之成立,子、午、寅、申。故以甲、戊配成天赦:春,戊寅;夏,甲午,秋,戊申;冬,甲子。参阅《协纪辨方书》。
    • 3.
      庆宥释义:因有吉庆之事而赦宥罪人。
    • 4.
      得实释义:谓审案、察访等得其实情。 语出《史记·五帝本纪》:“皋陶 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周书·明帝纪》:“自 周 有天下以来,虽经赦宥,而事跡可知者,有司宜即推穷。得实之日,但免其罪,徵备如法。”《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关取尔等到此明寃。”
    • 5.
      收叙释义:录用。 《北史·隋纪下·炀帝》:“是以庞眉黄髮,更令收叙。”宋 欧阳修《乞再定夺减放应役人数奏章》:“近累据减放公人等过状,却乞收叙。”叙,一本作“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凡狱官失入死者,终身罚之,虽经赦宥,永不收叙。”
    • 6.
      曲赦释义:犹特赦。《晋书·惠帝纪》:“﹝ 永康 元年八月﹞曲赦 洛阳。”《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不普赦天下,而独赦 洛阳,故曰曲赦。”《旧唐书·高祖纪》:“夏四月己未,旧宅改为 通义宫,曲赦京城繫囚。”宋 岳珂《愧郯录·赦宥之数》:“艺祖 在位十九年,大赦一,郊赦四,曲赦三,德音六。”清 周亮工《王美厥自清漳过慰》诗:“客尚幽装因曲赦,垣多听子虑崇讎。”
    • 7.
      生识释义:⒈预见,先见。 宋 袁世弼《谒吴大帝庙》诗:“长沙 兆生识,典午赖餘风。”⒉生灵;百姓。唐 元结《广德二年贺赦表》:“陛下以慈惠驭兆庶,以谦让化天下,凡所赦宥,皆允人望,凡所敦劝,皆合大经。生识之类,不胜大幸。”
    • 8.
      番户释义:⒈唐 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宋 费衮《梁溪漫志·官户杂户》:“按 唐 制,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男年十四以下者配司农;十五以上者,以其年长,令远京邑,配 岭南 为城奴也。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通年服役的人,称为官奴婢,免(朝廷下赦诏,官奴婢与普通罪人同得宽免)一次称为番户。”⒉清 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甘肃 循化、庄浪、贵德、洮州,四川 懋功、打箭鑪,云南 维西
    • 9.
      获宥释义:得到赦宥。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羇旅之臣,幸若获宥,及於宽政,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北周 庾信《又谢赵王赉息丝布启》:“南冠获宥,既预礼延;稚子胜衣,还蒙拜謁。”唐 白行简《滤水罗赋》:“滤 颜生 之瓢水,欲饮而徐清;漉 范令 之釜鱼,将烹而获宥。”
    • 10.
      藉手释义:犹借助。 借人之手以为己助。《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目使之去”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今﹝ 刘备 ﹞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 荆州 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画取真容聊藉手,逢人将此免哀求。”
    • 11.
      蠲恤释义:免除赋役,赈济饥贫。明 李东阳《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 李士常 ﹞上疏言 怀庆 诸府民父食子,兄食弟,骨肉亲党相噬死,徙十六七,虽蒙赦宥,宜大肆蠲卹,庶他变可弭。”清 魏源《圣武记》卷九:“自后,川、陕、湖北 屡年蠲卹,视此不悉书。”
    • 12.
      赦原释义:赦宥。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后见赦原,赐之斧鉞,得使征伐。”《金史·刑志》:“乞取之赃,若以赦原,予者何辜。”
    • 13.
      赦宥释义:宽恕;赦免。《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杜预 注:“言 晋 讨小国,有藉手之功,则赦其罪人。”《旧唐书·刘邺传》:“累有赦宥,不蒙恩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诸路逋欠,先朝每有赦宥,皆令蠲放。”《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一遭俘虏,或得赦宥;至於再三,杀无赦。”
    • 14.
      追原释义:⒈赦宥罪者而追回处罚之成命。⒉犹追根。
    • 15.
      郊赦释义: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大礼时赦宥罪犯,谓之“郊赦”。

赦宥(shey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赦宥是什么意思 赦宥读音 怎么读 赦宥,拼音是shè yòu,赦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赦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