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隐晦 隐晦的意思
yǐnhuì

隐晦

简体隐晦
繁体隱晦
拼音yǐn huì
注音ㄧㄣˇ ㄏ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ǐn yìn, ◎ 倚,靠。【例句】: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huì,(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组词】:晦朔。(2) 夜晚。【组词】:晦明。风雨如晦。(3) 昏暗不明。【组词】: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4) 不顺利,倒霉。【组词】:晦气。

基本含义

隐晦是一个形容词,指事物不明显、不清晰、不易被察觉或理解。

隐晦的意思

隐晦 [yǐn huì]

1. 含糊、不易理解、不明朗或不清楚。

文字写得很隐晦。

[ obscure; veiled; ]

2. 有歧义而意义不清楚或不明确的。

这个词义隐晦难懂。

[ ambiguous; ]

隐晦 引证解释

⒈ 指说的话、写的文章所表示的意思曲折不明显。

《南史·郑鲜之传》:“鲜之 为人通率,在 武帝 坐,言无所隐晦,亦甚惮焉。”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一》:“﹝说话的﹞四种作用中,‘关系’与‘企图’是属于战略的;其处理往往隐晦含蓄。”


国语词典

隐晦 [yǐn huì]

⒈ 幽暗、不明显。

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显著


隐晦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明显释义: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字迹明显。目标明显。
    • 2.
      鲜明释义:⒈(颜色)明亮:色调鲜明。 ⒉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主题鲜明。鲜明的对比。

隐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曲释义:⒈不公正。 ⒉偏颇隐晦。
    • 2.
      呆禅释义:比喻隐晦难解的语言或事理。
    • 3.
      哑谜释义:让人难以猜测的隐晦的话或问题:直话直说吧,不要打哑谜了。
    • 4.
      哑迹释义:⒈隐晦的话。 ⒉比喻难以猜透的问题。
    • 5.
      噎蔀释义:指隐晦难通之处。
    • 6.
      回说释义:⒈隐晦曲折的话。明 何景明《蒙正会稿序》:“明正通达,不为回説隐语。”⒉答覆;回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小的回説老爷没有出来。”茅盾《子夜》十三:“我回说是你的意思。”⒊迴説:委婉曲折的话。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有迴説合意,似若讚解者。”
    • 7.
      夹纸灯笼释义:比喻隐晦,费解。
    • 8.
      屈蹇释义:形容隐晦艰涩。
    • 9.
      幕燕释义:⒈筑巢于幕上的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后因以“幕燕”比喻处境危险之极。唐 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唐 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誚泥龟。”⒉漠燕。幕,通“漠”。指朔北之燕。南朝 梁 萧统《七契》:“幕燕北返,沙雁南征。”
    • 10.
      幻窅释义:使隐晦。
    • 11.
      幽隐释义:⒈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汉 蔡邕《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叶圣陶《一个青年》:“这一回必须吐出细微幽隐的心情,如实表达,不稍移易。”⒉指隐蔽之处。《韩非子·六反》:“夫陈轻货於幽隐,虽 曾 史 可疑也;悬百金於市,虽大盗不取也。”⒊隐居;潜藏。汉 严忌《哀时命》:“寧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礼记·表记》“君子隐而显”唐 孔颖达 疏:“君子身虽幽隐,而道德潜通,声名显著,故云隐而显也。”⒋指隐居未仕的人。《后汉书·郎顗传
    • 12.
      微词释义:隐晦的批评:颇有微词。也作微辞。
    • 13.
      志晦释义:犹隐晦。
    • 14.
      恒事释义:⒈通常的事。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⒉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 15.
      时晦释义:顺时隐晦。
    • 16.
      明暗释义:⒈亦作“明闇”。明与暗;明显与隐晦。⒉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⒊喻指聪慧或愚昧。⒋比喻真假;是非。
    • 17.
      昏微释义:亦作“昬微”。 隐晦,不明。
    • 18.
      昏浑释义:犹言一片晦暗。 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 19.
      昧密释义:犹隐晦。
    • 20.
      昧没释义:隐晦,不明朗的样子。

隐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曲释义:⒈不公正。 ⒉偏颇隐晦。
    • 2.
      呆禅释义:比喻隐晦难解的语言或事理。
    • 3.
      哑谜释义:让人难以猜测的隐晦的话或问题:直话直说吧,不要打哑谜了。
    • 4.
      哑迹释义:⒈隐晦的话。 ⒉比喻难以猜透的问题。
    • 5.
      噎蔀释义:指隐晦难通之处。
    • 6.
      回说释义:⒈隐晦曲折的话。明 何景明《蒙正会稿序》:“明正通达,不为回説隐语。”⒉答覆;回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小的回説老爷没有出来。”茅盾《子夜》十三:“我回说是你的意思。”⒊迴説:委婉曲折的话。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有迴説合意,似若讚解者。”
    • 7.
      夹纸灯笼释义:比喻隐晦,费解。
    • 8.
      屈蹇释义:形容隐晦艰涩。
    • 9.
      幕燕释义:⒈筑巢于幕上的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后因以“幕燕”比喻处境危险之极。唐 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唐 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誚泥龟。”⒉漠燕。幕,通“漠”。指朔北之燕。南朝 梁 萧统《七契》:“幕燕北返,沙雁南征。”
    • 10.
      幻窅释义:使隐晦。
    • 11.
      幽隐释义:⒈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汉 蔡邕《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叶圣陶《一个青年》:“这一回必须吐出细微幽隐的心情,如实表达,不稍移易。”⒉指隐蔽之处。《韩非子·六反》:“夫陈轻货於幽隐,虽 曾 史 可疑也;悬百金於市,虽大盗不取也。”⒊隐居;潜藏。汉 严忌《哀时命》:“寧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礼记·表记》“君子隐而显”唐 孔颖达 疏:“君子身虽幽隐,而道德潜通,声名显著,故云隐而显也。”⒋指隐居未仕的人。《后汉书·郎顗传
    • 12.
      微词释义:隐晦的批评:颇有微词。也作微辞。
    • 13.
      志晦释义:犹隐晦。
    • 14.
      恒事释义:⒈通常的事。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⒉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 15.
      时晦释义:顺时隐晦。
    • 16.
      明暗释义:⒈亦作“明闇”。明与暗;明显与隐晦。⒉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⒊喻指聪慧或愚昧。⒋比喻真假;是非。
    • 17.
      昏微释义:亦作“昬微”。 隐晦,不明。
    • 18.
      昏浑释义:犹言一片晦暗。 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 19.
      昧密释义:犹隐晦。
    • 20.
      昧没释义:隐晦,不明朗的样子。

隐晦造句

1.杂文的言语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

2.他上午很隐晦曲折地对我说了几句话,我还没弄清楚是咋回事他就走了。

3.他的这番话隐晦曲折,令人难以理解。

4.他的话隐晦曲折,我们当时都不懂是什么意思。

5.文章写得这么隐晦曲折,岂不是存心不让人看。

6.有些是关于仇恨与隐晦,卑鄙与阴谋。

7.低头,这是一种最隐晦的拒绝方式。

8.他有一种隐晦曲折、光怪陆离的表达方式。

隐晦(yin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隐晦是什么意思 隐晦读音 怎么读 隐晦,拼音是yǐn huì,隐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隐晦造句子